Vol.33 男色消费、民国娱乐圈和作为巨星的梅兰芳

Vol.33 男色消费、民国娱乐圈和作为巨星的梅兰芳

2022-04-01    71'02''

主播: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292 1

介绍:
孟京辉戏剧里有这样一句台词,说二十世纪的开头是一个“大师陨落、巨星诞生”的时代。这里大师指的是托尔斯泰这样的人;巨星指的是卓别林、梅兰芳这样的人。所谓大师和巨星,一个重要的分野就在于大师受到的是全社会普遍的尊重,而巨星的影响力更多还是在粉丝中起作用。有趣的是,我们今天说起梅兰芳,似乎是更接近于一种对“大师”的描绘,总是在强调德高望重的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国粹京剧的掌门人梅兰芳,而弱化了他作为明星的那一面。事实上,梅兰芳并不天然被全社会尊重。在晚清和旧社会,伶人的社会地位低下,经常被当成声色玩物和权贵消费的对象,被人们所轻视。 那梅兰芳是如何戴着这样的“纸枷锁”,突破了社交的天花板赢得高级知识分子和全社会的尊重;又如何赋予京剧新的生命力,让京剧也突破了自身文化地位的天花板,由民间娱乐变成了国粹,在那个年代甚至成为我们国际交流的名片。这段传奇,就不属于“大师梅兰芳”,而是“ 巨星梅兰芳”的故事了。今天我们邀请到,研究梅兰芳的专家,也是《梅兰芳的书画交游》一书的作者,笔名民国后生的齐凯老师,为我们讲述梅兰芳在自己的努力,以及堪称宇宙最强经济人天团“梅党”的帮助下,突破了两重天花板,完成了命运的大逆袭的故事。内容包括:02:22 贱籍制度和清末伶人的社会处境06:54 男色消费并非同性恋,反而是男权发展极致的结果11:42 天子高呼胖巧玲:梅兰芳的祖辈经营14:25 二十出头,梅兰芳就立于娱乐圈的顶端18:33 “梅党”:集金主、经纪人、粉头于一身的最强艺人团队26:48 来自权贵名流的爱,也是被物化的爱35:16 最好的经纪团队,带来艺术的突破39:40 1910年的进步京剧无异于1970年的朋克42:06 给梅兰芳的一封恐吓信: 来自新旧文化的夹击47:32 美国之行、梅博士和成为文化符号的京剧54:38 由梅兰芳和爱森斯坦解读什么是文化潮流58:57 程蝶衣可以给日本人唱戏,梅兰芳为什么不能?66:52 从“娇嫩真如好女郎”到士大夫的自己人,梅兰芳完成巨星到大师的转变同光十三绝[图片]同光十三绝指清代同治到光绪年间的十三位著名京剧演员。第一排左起依次为:1)张胜奎:老生,《一捧雪》中的莫成;2)刘赶三:丑,《探亲家》中的乡下妈妈;3)程长庚:老生,《群英会》中的鲁肃;4)时小福:青衣,《桑园会》中的罗敷;5) 卢胜奎:老生,《空城计》中的诸葛亮; 6)谭鑫培:武生,《恶虎村》中的黄天霸。第二排左起依次为:1) 郝兰田,老旦,《行路训子》中的康氏; 2)梅巧玲:旦,《雁门关》中的萧太后;3)余紫云:旦,《彩楼配》中的王宝钏; 4)徐小香:小生,《群英会》中的周瑜; 5)杨鸣玉:丑,昆剧《思志诚》中的明天亮; 6) 朱莲芬,旦,《玉簪记》中的陈妙常; 7) 杨月楼:须生,《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图为:沈容圃所画的《同光十三绝》画作。 青年梅兰芳[图片]梅兰芳出身曲艺世家,出道即一举成名。在谭鑫培去世后,也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京剧演员。同时旦角的地位也超越了老生,成为最重要的京剧行当。图为:青年时期的梅兰芳梅党[图片]梅党指的是梅兰芳身边集幕僚、金主、艺术顾问、运营团队、经纪人和粉丝与一身的团队。职业包括军政要员、知名文人、金融家、媒体人、艺术家、名流商贾等等。 核心梅党成员包括冯耿光、罗瘿公、黄秋岳、齐如山等最原始、最核心对梅兰芳帮助最大的人。广义梅党成员则包括和梅兰芳打交道比较多,比较支持梅兰芳的社会名流,如陈寅恪的父亲,大文豪陈三立、晚清状元,大实业家张謇,还有后来胡适、蔡元培等人都可算在其中。图为:冯耿光; 梅兰芳和齐如山“小友”梅兰芳[图片]梅兰芳虽然在年轻时就和社会名流有所往来。当经常被士大夫进行一种物化和女性化的描绘。如清末的大文人易顺鼎为他写下了 “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京师见我梅兰芳,娇嫩真如好女郎” 这样的诗句。同样清末的状元张謇,也称梅兰芳 “好色便当天下绝”,并称呼梅兰芳叫为“小友”。而小友一词,也隐含着对伶人的物化和贬低。图为:张謇为梅兰芳题诗,落款“畹华小友“梅兰芳和梁启超[图片]也有一些思想较为开明的上层知识分子,在一开始就给予了梅兰芳较大的社交尊重。梁启超就是其中代表。他在南下发起护国运动前夕,赠予了梅兰芳题一副八条屏的书法。并在1919年特别补记,此为一段国朝典故,临行前夜为梅兰芳抄完这段佛经,投笔即登船。 图为:梁启超为梅兰芳题写的八条屏之一对京剧的改良[图片]在梅党帮助下,梅兰芳对京剧进行了革新,使之成为更为典雅、更能反映时代精神的艺术形式。这些改良包括对曲目的去粗取精,唱词的文化性修饰;参考西方戏剧的舞台理论,对表演进行改良;从古典绘画中汲取灵感,对服装、妆容、舞台设计进行优化等等。 同时,梅兰芳还在五四运动之前,就演出了《一缕麻》、《邓霞姑》、《童女斩蛇》等时装新戏,传达男女平等、破除封建迷信等进步思想。 图为:李公麟《维摩演教图》局部,梅兰芳对其中的服饰进行了借鉴梅兰芳的客厅[图片]在梅党的帮助下,梅兰芳的居所缀玉轩,一度是民国北平炙手可热的社交核心。据说当时国际人士来中国,缀玉轩是和故宫、长城一样,不得不去的所在。 图为:梅兰芳在家中; 大仓喜八郎、梅兰芳、冯耿光等人在梅兰芳家客厅梅兰芳和电影[图片]梅兰芳长期对电影艺术保持着关注和研究,在《我的电影生活》一书中,记录从1920年到1959年,参与电影拍摄的各种细节,也包括他对戏曲和电影、舞台和现实、写意和写实等问题的思考和理解。梅兰芳访问苏联期间,还和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就中国古典戏曲的造型美学进行过探讨。此外,爱森斯坦也为梅兰芳拍摄了一段《虹霓关》里的对枪短片。 图为:《我的电影生活》;爱森斯坦和梅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