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纪念史景迁与威尔逊:知识分子的良知,永远站在人这一边【导语】2021年12月26日,我从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冒中初愈,惊闻两位特别敬仰的学者和作者一同逝世了,顿觉寒意逼人。虽然学科不同,威尔逊和史景迁却有一个巨大的相同点:面向普通读者写作。这既是他们声名鹊起的关键,又是他们饱受非议(尤其是学术共同体内部)的“把柄”。自1974年以来,史景迁完成了14部有关中国的历史著作,余英时曾说史景迁的著作必须划入《史记》的范畴,是文学和史学的完美结合,而司马迁的传统也在这位20世纪的汉学家身上得到了呼应。史景迁自认为写得最好的片段是《王氏之死》前言部分的最后段落:“就我对王氏的认识而言,曾感到模糊不清和艰涩难解。对我而言,她就像人在退潮的海水看到的一块闪闪发光但又后悔捡起来的石头。因为随着石头在阳光下被晒干,石头的色彩很快就会消失。但是王氏故事的色彩和纹线并没有消退,它在我的手里变得越来越鲜明了。我不时地感到,这块石头正将热量传递到手握着它的生命之躯。”威尔逊有个响亮的名号“当代的达尔文”,也是他勤勉的写作让“生物多样性”的理念深入人心。他的贡献不限于:跨越组织层次考察生物种群、拯救生物多样性、与麦克阿瑟合作研究岛屿生物地理学、沟通数理和还原论传统与博物学传统、将达尔文的演化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提出社会生物学的设想、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是什么成就了当代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威尔逊?是好奇心,是对昆虫的无尽兴趣。看着他的传记,他写的每一部书,我们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他还是曾经的那个少年,那个在海滩盯着水母的那个小男孩。他在《给年轻科学家的信》中劝慰年轻的研究者:“在关键时刻获取丰富的实践经验,而非系统知识,才是造就博物学家的重要因素。所以说,最好先当个野人,什么学名、解剖学知识,都不知道也不要紧,最好能先花上大量时间去随意探索和做梦。”本期节目我邀请到节目的常驻嘉宾邓耿老师一起追忆这两位刚刚离我们而去的伟大的知识分子。我们既非史学研究者,离生物学更是相去甚远,但这不妨碍从一名普通读者的视角,谈论这两位学者带来的启发。录制节目这天,我在房间来回踱步,在史景迁和威尔逊的著作之间随意切换,屡屡为两位智者的通达和深情而触动。脚下的北京城车水马龙,时间并不为谁停留,人世间最美妙的事,不过是在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读着令人着迷的书,浮想联翩。而后煮一壶沱茶,静候二三好友,共赴我们未知的命运。【嘉宾】邓耿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中心教师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化学博士、文史作者【你可能会听到】05:17 研究者和学者的差别09:41 史景迁文学化叙事的史学指向12:34 外国人崇拜司马迁的现代性15:46 学者质感的不同:热学术和冷学术21:47 威尔逊复兴了式微的博物学传统26:02 既要又要难,先专后博易28:02 专业化训练之前要正心诚意32:19 忍不住的关怀vs保守的革命者35:34 面向智识分子的写作45:44 学术四象限:飞鸟与青蛙,狐狸与刺猬48:36 历史学的想象力56:16 阅读中的读薄与读厚01:02:17 从越读越狂妄到越读越谦卑01:10:07 大部分晚年变法都是回归初心01:11:30 世界的构成是10%事实与90%的感受【提到的书】 [美]爱德华·O.威尔逊《社会生物学》《大自然的猎人》《创造的本源》《论人的本性》《生命的未来》《人类存在的意义》《知识大融通: 21世纪的科学与人文》《给年轻科学家的信》《创世记:从细胞到文明,社会的深层起源》[美]史景迁《追寻现代中国: 1600-1949》《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王氏之死》《曹寅与康熙》《太平天国》《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利玛窦的记忆宫殿》《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胡若望的疑问》《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美日 宫崎市定《宫崎市定中国史》[日]司马辽太郎《项羽与刘邦》《坂本龙马》《丰臣秀吉:日本战国一代枭雄》[日]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文艺复兴的故事》柏杨《中国人史纲》《丑陋的中国人》[美]曼昆《经济学原理》[美]萨缪尔森《经济学》[美]理查德·费曼《费曼物理学讲义》[苏]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理论物理学教程》[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寅恪《柳如是别传》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金克木《书读完了》【BGM】逆时针向 - 晚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