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6202703农事记忆—梅雨季节话杨梅

20170616202703农事记忆—梅雨季节话杨梅

2017-06-16    08'33''

主播: 一枕小窗😉

149 5

介绍:
农事记忆 —梅雨季节话杨梅 作者青青子衿 每年的六月中旬,是南方梅子成熟的时节。此时,江淮流域也正值雨季。天空连续阴沉,降水持续不断,雨丝缠绵悱恻,就是"梅雨季节"的到来。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是宋代诗人贺铸在《青玉案》中写梅雨的名句,准确的描写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濛的情景,贺铸因此也有了"贺梅子"的雅号。 雨季来时,梅子也熟的正好,好像一对恋人的约会,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歩,在六月刚好"遇见",才成就了一桩好"姻缘"。正所谓“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每当夏至前,杨梅雨来得神奇,也来得急骤。一阵杨梅雨,一阵热哄哄的太阳,便把满山满坡的杨梅果催红了。正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许是因着江南这"一川烟雨"的浸润与滋养,梅子才生得娇艳欲滴。梅子熟时,像一盏盏火红的灯笼挂在树上煞是好看。 六月上旬一过,远方的朋友总会不远千里,空运几箱新鲜的杨梅给我尝鲜。许是品梅心切,五月还未过完,我的心己是满满的期待。那一抹玫瑰般殷紫的颜色,竟给了我深深的诱惑。打开箱子,除去用叶子及冰块的层层包裹,一阵阵梅香扑面而来,一颗颗红得发紫殷实的梅子令人垂涎。放一颗在口,品尝着千里之外的酸甜美味,感动于朋友的深情厚意,欣喜之情甚至可以愉悦整个夏天。 浙江仙居,作为中国杨梅之乡,因其味美、色艳、核小而闻名天下。每年举办一次的仙居杨梅节自然成了杨梅的盛典。 杨梅之于我,最遥远的记忆要追溯到儿时。每到夜幕降临晚餐后,大人们摇着蒲扇在树下乘凉,树上的的蝉吟和着池塘里的蛙声此起彼伏,萤火虫在夜空中飞来飞去。我和几个小伙伴围坐在一起听爷爷讲故事。印象最深的当属"望梅止渴"和"青梅煮酒论英雄"。那时在北方,还不曾品尝过杨梅酸酸甜甜的滋味,只是在脑海中留下一片青涩。 或许是爷爷讲的太绘声绘色,三国中那片神奇的梅林仿佛就近在眼前,一代枭雄伴着梅酒的袅袅清香对饮的画面,竟也在脑海里产生了丰富的臆想。时光流转,听爷爷讲故事的日子己渐行渐远,杨梅在岁月的陈酿中芬芳了记忆,留下了许多美好。 有了儿时的经历,对杨梅自然多了一份偏爱。以至于每次放一颗饱满的梅子在口中,鲜红甘洌的汁液肆意飘香的时候,总会想起爷爷慈祥的面容。 杨梅在成熟之前,必经过一段青涩。那颜色青中泛绿,远远望去已成为一道风景。由此让我想起,南宋龙泉窑创烧的一种青釉品种,其釉色浓翠莹润,如青梅色泽一般。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当之无愧成为青釉中的代表。其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与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近似,故而得名"梅子青釉"。 “梅子青"品种仅在南宋一朝烧造,存世极少,弥足珍贵。以"梅子青"喻龙泉之色,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想象力。 "梅出稽山世少双,情如风味胜他杨。玉肌半醉红生粟,墨晕微深染紫裳"。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这首诗,也许是对杨梅最真的写照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