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我们该不该相信主流科学意见?

02-我们该不该相信主流科学意见?

2018-10-05    10'34''

主播: 汪诘谈科学精神

28 3

介绍:
听众“打酱油专家”问了一个问题,我觉得很值得仔细回答,他说科普节目听的多了,我反而越来越开始怀疑你们这些所谓的砖家叫兽,他用的是砖头和砖和那个叫兽,因为从历史上来看,你们的主流科学界或者你们叫科学共同体的总是在推翻自己的说法,那你叫我怎么相信你们今天的说法会不会被明天的说法给推翻呢?我想说,这确实是一个好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科普人都应当直面的问题,否则,科普的根基就会出问题,整座大厦就会崩溃。首先,我理解这位打酱油专家的疑惑,因为历史上被主流科学界修正的事情非常多,比如说在医药领域,德国上世纪五十年代批准的反应停,用于缓解妊娠反应的,结果后来发现会导致婴儿畸形。再比如,说维生素E可以治疗冠心病,是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权威论文馁,现在又被推翻,说其实根本治不了。这两个例子是在药物领域。那在日常食品中也有,比如糖精,一开始全世界都在广泛使用,后来科学共同体说致癌,全世界都不敢用了,但是前两年科学共同体又给糖精平反了,说根本不致癌。还有咖啡,世界卫生组织下面的国际癌症研究所把咖啡列为2B类致癌物有几十年,去年又给平反了。还有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小事息息相关的例子也有,比如说美国儿科协会1999年发表的一份官方指导意见就说,2岁以下的儿童要禁止看电视,什么是禁止,就是绝对避免,语气很强硬的。可是17年后的2016年10月21日,美国儿科学会又发表了新的指导意见,又说原来的那份指导意见out了,允许成年人在旁陪伴、交谈、教学时,婴幼儿可有限地观看屏幕上的内容,不仅是电视,还包括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对于1岁半以下的儿童,与父母视频聊天是没问题的。你看,从上面这些例子我们不难看出,科学界似乎也是反复无常的,那你叫我们普通老百姓怎么相信呢?今天“科学”的东西明天就不“科学”了,科学不就是女大十八变吗,没个准儿。我想说的是,这就对了,正因为科学共同体今天禁止这个,明天平反那个,这样的案例越是多,我越是信任科学。为啥,不是我脑子有病,而是信任的“科学”是这套方法、态度和价值观,这种为寻求真相孜孜不倦地努力,刨根问底,非要弄个水落石出的精神。从上面这些例子可以看得出,科学家们都很倔强啊,他们首先不轻易接受一个观点,即便在接受后,只要觉得还有那么一点点疑点,总会有那么几个科学家继续刨根问底的研究,设计各种实验,给出各种证据,希望能推翻或者修正前人的观点,而科学共同体会用非常苛刻的眼光审视这些新发现的证据,但只要证据到位了,科学共同体就会修正之前的结论。与科学的这套价值观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经院哲学,就是相信越古老的记载越是正确的想法,有些人喜欢相信“几千年的智慧”,哎吆,实际上没有人能活几千年,所谓几千年的智慧无非就是你传我我传你,而这种传递很容易传走样,因此今天得到的一个几千年前的结论多半都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相信科学就是相信越是新的结论越可靠,而不是反过来。所以,打酱油专家先生心里面想的那个科学跟我们科普人天天挂在嘴上的科学不是同一个东西,在他看来,科学家作出的结论就是科学,但是我们却认为科学家们共同遵循的同一套价值观才是科学,我们信任的是这套价值观,因此,虽然我们明知科学家们会犯错误,但是我们依然选择相信当下、最新的主流科学界的结论。听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太绕了,听晕了,大道理讲了一大堆,你就告诉我凭啥我要信明天可能不正确的结论吧?好吧,那我回答的更加直白一点,因为你自己也说了是“可能”不正确,而不是一定不正确,对吧?那么历史告诉我们,你今天听了科学的100个结论,明天真正错的就1个,而如果你今天不听科学的结论,只相信自己的直觉和经验,那么明天错的就会是50个,相比之下你更愿意信谁的?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下,被科学共同体广泛接受的研究结论在适用范围内很少有被推翻和修正的,你之所以感觉经常会看到,那是因为每出现一个这样的事件,都会是一个大新闻,被媒体广泛报道。而越是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结论,例如物理、化学、天文学等,越是可靠。你想想,我们今天赖以生存的一切现代化设施,无论是从家里的水电煤,到我们的手机、电脑,乘坐的交通工具,全都是有赖于那些基础科学研究的可靠性才能稳定地发挥作用,如果你不相信科学,你就不能相信飞机是可靠的,手机是可靠的,飞机能飞上天是因为我们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科学研究,这些结论是可靠的,如果你认为今天可靠,明天就不可靠了,那就等于认为飞机今天能飞,明天就不能飞了,那你还敢坐飞机吗?如果你相信同样原理的飞机在几万年后,只要地球的大气环境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就还能飞,就等于相信牛顿力学和流体力学在几万年以后在他们的适用范围内,也就是常规速度和尺度内,它们依然是正确的、可靠的。科学结论越是往应用层面走,可靠性就会相应地降低,例如到了具体某样食物是否致癌,某种化学物质是否有害,儿童该不该看电视等等,这些都是具体的应用层面,还上升不到科学理论层面,他们只是在科学方法指导下研究出来的一些具体的结论,它们有可能是错误的,或者有可能是需要被修正的。但是,选择相信最新的研究结论是最大限度地保障我们生命安全的方法,除此之外我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还有一点,现代生活中,我们面临选择时,更多数的情况下我们是没有经验的,例如我们选择是否要吃一种药物时,我们的经验是不够用的,这个时候,如果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你只能选择相信古籍或者相信世界卫生组织,相信中国药监局或者相信美国药监局,相信某个医院的广告或者相信某个期刊的论文,相信科学声音或者相信某博士谈养生,你只有二选一,吃或者不吃,这时候,我们认为,站在主流科学界这一边是获胜概率更高的选择。最后我们再说一下反应停事件和马兜铃事件的不同,类似反应停这样的事件,它们在欧洲上市的时候,并没有拿到导致婴儿畸形的证据,而且,不能用当时的标准来对标今天的标准。而反应停在欧洲能上市,在美国被 FDA 阻止了,这件事恰恰证明了对待药品需要多么的谨慎。美国的 FDA 也有下架的药,但为什么美国人依然信任药监局呢?很简单,因为FDA没有违背科学的这套价值观体系,它只能相信现有的最佳证据,一旦新证据出现,立即纠错。而反观很多中国的事情,在已经出现了可靠性非常高的论文和证据后,依然选择逃避。例如,前不久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的对马兜铃酸致癌的论文,这就是我说的,已经有最新证据表明含马兜铃酸的药物很可能不安全,这时候,如果秉承科学的这套价值观,就应该立即叫停所有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和西药以及保健品,然后,如果中国的专家质疑这个结论,那就让医学专家们去争论,等有了结论再做后续决定。而现在我看到中国药监局的做法仅仅是发了通告,要求所有药企自查,论证,限期整改。仍然上市的依然在卖,这个限期很可能就是无期限了,没有把人民群众的健康置于第一位,而是把药企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这就违背了科学的价值观。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在遇到FDA和CFDA不一致时,选择相信美国的FDA而不是中国的CF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