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什么样的问题让科普作家头大?

23-什么样的问题让科普作家头大?

2018-10-07    11'59''

主播: 汪诘谈科学精神

23 1

介绍:
选择了职业科普人这样的一份职业,那么回答问题就是工作的一部分。我会在各种各样的场合收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多数问题都是能回答的,即便当面回答不了,也可以事后查找资料,请教专家。但是,却有一类问题,总是会让我非常的尴尬,无论我怎么努力也回答不了。事实上,这样的问题,我经常会收到,除了沉默,我都想不出更好的回应方式。今天我努力想出了一个统一的回复,在这里公开回答。我先给大家举两个近期收到的问题,先让大家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让我头大:有一位叫做黄大漠的听众给我发来一封长长的邮件,希望我对他提出的一个理论做一些点评,并且也希望通过我的节目能让更多的人对他的理论提出质疑。因为邮件有一万多字,我不可能全文念,我给大家大致介绍一下黄先生的理论。我先把文章的导读念一下:到目前为止,暗物质暗能量都还只是观察到的一种效应,尽管发现这些效应几十年了,人们作出了无数巨大的努力,还是无法解释产生这些效应的原因,虽然提出了一些假说,但是实验验证都是不成功的,我们知道有个东西就在那里,但就是搞不清楚它是什么,抓狂呀!本文将从“规律场论”的角度,把理论和已知观测数据相结合,阐明暗物质暗能量究竟是什么东西——黑洞的空间效应!这篇文章一共有九节,前 4 节是介绍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简史,这部分很像是写科普文章,黄先生的文笔很流畅,简单扼要地就介绍了与暗物质和暗能量有关的一些科学史和现存的假说。从第五节开始一直到最后,黄先生开始介绍自己的理论,它把自己的理论称为规律场论,他的核心观点是暗物质和暗能量都可以用黑洞的空间效应来解释。他还提出了证实和证伪自己理论的方法。黄先生最后说,这篇文章仅仅只是规律场论的一个具体应用,关于规律场论的详细介绍可以到他的 QQ 空间中阅读,他的微信和QQ 号都是 1308476377 ,如果各位听众有兴趣了解的话,可以加一下黄先生,他应该是很欢迎你去了解的。第二个例子是另外一位没有留名的听众发给我的一篇文章,也是希望得到我的点评。这篇文章的题目叫《人类演化简析》。一开始我以为是他写的一篇科普文,文章很长,也有 1 万多字,因为我的古生物知识不够丰富,所以读起来的感觉是不明觉厉,但是读到大约三分之二,我才明白,他的本意是要写一篇论文,因为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综上所述,我认为非洲起源说是彻头彻尾的低级错误”,我才终于明白,这位先生是提出了一套与目前主流科学界观点不一致的观点,希望得到我的评价。这位先生最后的观点是,现代所有的人类都是起源于欧洲的尼安德特人而不是目前科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智人非洲起源说。像上面这样的例子其实我还能举出不少,我的抽屉中还有几封手稿,有的是在线下活动时当面交给我的,有的是快递给我的,基本上都是不太会打字的老先生写的,信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表达了一个相同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我的点评,并且通过我的节目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思考。我非常感谢这些听众对我的信任,愿意分享你们的思考给我。但是,我也想非常诚实地说,你们向我提出的这类问题,确确实实超出了我一个科普作家的能力范围。做科普和做科研好像是一个吃货和五星厨师的区别一样,像我这样的科普作家与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我唯一的本事只是尽可能地把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问题和已经得到公认的一些结论设法更加通俗易懂的告诉给你们,换句话说,我与你们的区别仅仅在于,我比你们有更多的时间阅读、甄别、理解各种材料,然后可能是组织语言的能力略微强一点,除此之外,我真的不比你们具备更多的能力。所以,如果你问我一个在科学界都没有答案的问题,或者提出一些研究成果来找我点评甚至鉴定,那真的就是大大高看我了,我这真不是谦虚,而是实事求是。我最多只能给你们一些我的建议,帮助你们找到或许有可能成功的路径。我的建议是这样的:1.   如果你想提出一套自己的理论,你首先要学习现在全世界公认的论文写作格式。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位写人类起源的先生,一万多字的长文,一直看到三分之二的地方才出现你最终想表达的观点,这样就可能让你丧失很多真正对你观点感兴趣的读者。为什么科学界会形成一套大同小异的论文格式呢,这并不是迂腐的体现,而是尊重他人的时间,用最高效的方式表达自己观点的技巧。实际上,论文格式也不复杂,现在全世界广泛接受的一种论文格式称作 APA 格式,你可以搜索学习一下,不复杂,人人都可以掌握。大致来说,一篇论文需要按照标题、作者、目录、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参考文献这样的顺序来组织,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更加准确、清晰、简洁地表达观点而设计的。2.   你要设法找到自己的同行,只有同行之间的评议才是有价值的。像我前面提到的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起源的黄先生,你要找的同行也一定是和你一样研究暗物质、暗能量或者黑洞的同行,像我这样的科普作家肯定不是你的同行,我什么都看,其实什么都不是真正的懂,仅仅是了解一点皮毛而已。我的同行是那些研究怎么写出更好的科普文章的人。或许你有自己的苦衷,你给大学的相关院系、甚至是中科院的教授寄过材料,但是石沉大海,实在没办法了才寄给我。如果是这样的话,请听我的下一个建议。3.   你作为该研究领域的无名小卒,不要一下子就想着能高攀上这个领域的顶级学者,他们真的很忙,而且有自己的社交圈,不理你不是对你的不尊重,只是一种非常理性、正常的选择。我建议你可以先找到跟你一样也是默默无闻的同行开始,比如,黄先生可以去找理论物理或者天体物理专业的学生,另外那位先生也可以去找古生物系的学生。学生相对来说时间多一些,也不会有什么架子。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到大学的课堂中去蹭课,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大学教室都是坐不满的,你只要设法查到了课表,就大大方方地进去听课。听完课后,在课间就可以找到很多与同学们交流的机会。我建议你不要直接去找老师交流,因为老师教学任务繁重,他可能时间紧迫,也不会有耐心听你多说,找同学交流是最好的。我非常不建议您在网上的论坛与他人交流学术问题,因为你真的无法判断他到底是不是你的同行,与其这样浪费时间,不如走进真正的大学校园,找对了院系,就肯定找对了同行。4.   如果你想发表你的研究成果,我不建议你去找出版社出书。这是因为,这种学术类的书籍,往往都是要自费的,因为很难卖出去。但是我不建议出书的真正原因到不是因为钱,而是出书没有意义。现在全世界的科学界,对于科研成果的发表,都只认论文不认书的,除非是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科学家出的书。你即便出书了,也不会有什么同行关注到你,因为同行每天都在看论文,不去看除了教科书以外的其他书。你一定要设法在期刊上发表论文。5.   你可以先选择名气不是很响的,但也必须是有正式刊号的期刊。只要你的论文是格式规范的,至少期刊的编辑会认真阅读你的论文,哪怕不接受,他们也会给你一个退稿的说明。这时候,你就要设法搞清楚他们为什么退稿,编辑到底认为你的论文哪些地方有瑕疵,专业期刊的编辑也可以看成是你的半个同行,这样你至少就找到了第一个愿意看你论文的同行了。任何人想要成功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而你通向成功的第一个台阶,就是设法先通过审稿编辑这一关,如果这一关没有通过,你不要妄想能得到某个诺奖科学家的垂青而一夜成名,这样的事情永远不可能发生的。6.   最后一条,但也可能是真正能帮助你成功的一条。就是,在你想研究的那个领域,少看科普类型的文章,多看正式的论文。虽然论文往往写的很难懂,还总是会出现各种数学符号,远不如听我的节目来的轻松。但我想认真地对你说,看懂那些枯燥的论文或许真的是你通向成功最不可少的一步。反过来说,不论看多少科普类的书籍都不能增加你成功的概率,这是真的,尽管我是一个科普作家,希望我的书能多卖出一些,但必须诚实地说,我的书对你做科研来说真的用处不大。好了,6 条建议说完了,希望能够对你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最后,我还有一点特别重要的说明,以上这些建议是针对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正常的大学专业学习的听众。如果你是一位学子,那么我以上这些建议统统都不要理会,我只有唯一的一个认真的建议,那就是考上大学,去你感兴趣领域的专业院系学习,在充分学习完前人的成就之前,不用急于出自己的科研成果。如果你想了解科学家是怎么炼成的,我给你们找了一个短小的视频,来看看一个大学生一般都要经历哪些过程才能成为功勋卓越的科学家呢?请在我的微信公众号科学有故事中,回复“科研”两个字,就可以收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