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为“枢纽·重启”系列视频直播的音频化再制作内容,原标题为《文明的曙光:中原文明如何走出野蛮?》,在“施展世界”视频号可回看视频内容。一个地区怎样才算进入了文明状态?为什么人类文明的曙光与暗黑会并存?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留存到今天的国家吗?自然环境、生产形态、官僚制度分别如何影响了人们的伦理观念与价值系统?在这场对谈中,施展老师与嘉宾河森堡将从各种考古遗存聊起,共同探讨中原地区在历史上所经历的精神变革和制度转向。【本期对谈】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嘉宾:施展(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枢纽》作者)嘉宾:河森堡(科普作家,《进击的智人》作者,《404情绪博物馆》主理人)【收听指南】01:30 历史并不是直线上升的逻辑03:39 社会问题与时间尺度的问题07:25 考古中国:从满天星斗到月朗星稀11:40 最早的文明出现在山与平原交界处15:20 文明的曙光并不像听起来这样光明18:48 人祭是在理性支配下的社会组织行为21:30 商朝的暗黑,是内在于一般的人性的24:50 周公制礼乐与中华文明的真正起点33:15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唯一留存吗?40:00 从商周之变、周秦之变到唐宋之变45:00 秦简里的战时激励与秦军“虎狼之师”49:04 楚汉相争后,“黄老之术”休养生息51:42 草原与中原互为解释、互为条件54:28 秦与商的纠缠,像一种内卷的结果56:50 写作时,放下价值偏好+底线思维59:23 文明曙光之际的中原与亚洲内陆01:03:10 水稻种植与大一统的文化倾向01:08:50 历史矛盾的东西问题与南北问题01:13:22 文明初期就是城墙的拐角出现了直角01:18:02 当人开始主动编故事遮掩,意味着文明开始出现【工具箱】01 施展老师于2018年出版的《枢纽:3000年的中国》,从历史哲学的视角梳理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论。今年,本书推出了增订版,在增补的《未来秩序导论》一章中,他对近几年来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剧变,如传统秩序的重构、数字空间的崛起等,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判断和解读。02 《进击的智人:匮乏如何塑造世界与文明》是“特别会讲故事的博物学者”河森堡的首部作品,其中融汇了历史、化学、生物学、博物学、人类学、演化心理学等众多领域,以匮乏为主线,回顾了300万年的早期人类历史和8000年以来的农耕文明史。03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为“李硕中国史”开篇之作,本书借助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梳理了上古人祭风俗产生、繁荣和消亡的全过程,以及人祭与华夏早期文明从伴生到分离的伟大转折,再现了古人(周人)为终结商朝和人祭风俗付出的巨大努力。04 苏秉琦(1909-1997),河北省高阳县人。考古学家。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1952年至1982年兼任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主要著作有《斗鸡台沟东区墓葬》《苏秉琦考古论述选集》《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等。05魏敦瑞(1873-1948),德国解剖学家和体质人类学家,北京人化石的研究者之一。1936-1943年,在《中国古生物志》上发表了《中国猿人头骨》、《中国猿人下颌骨》等一系列专著,至今仍是研究古人类特别是直立人化石的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以后又研究过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昂栋人及华南发现的巨猿化石。06 《人性悖论:人类进化中的美德与暴力》是哈佛大学生物人类学家理查德·兰厄姆(Richard Wrangham)研究人类进化的一部巨著,他通过对人类、黑猩猩、倭黑猩猩之间的行为差异进行研究,对来自六大洲、十几个学科、几十个物种和几百万年的进化史进行研究与整合,从进化视角来探讨人性——人类既是最善良的物种,也是最暴力的物种,这依赖于复杂的进化和适应性的倾向。07 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系的托马斯·托尔汉姆(Thomas Talhelm)在走访中国各地进行调查之后,曾提出“大米理论”介绍南北方的文化差异:种植水稻的历史可能使得南方人采取更加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行事更加集体主义,人与人之间也更加相互依赖。【“枢纽·重启”系列对谈】[图片]【关于我们】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公众号:东腔西调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