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橘峰
作者/李学智
橙橘峰其实因一棵古银杏树而得名,本地人也叫朝角尖,在龙伏与赤马两镇北端的交界处,阳坡的溪水流经石船、桃花洞注入赤马湖。南坡有很多梯田,这块坡地叫烟竹坦,曾有沈、宋、俞、李四姓人家居住,本地民间传奇人物沈载德生前居住死后墓葬在此。
橙桔峰以前有株银杏树,叫恨果树,胸径将近四米,树高二十多米 ,自然张开,覆盖面积五百多平方米。传说这树已成仙,叫"恨果大仙"。此仙很神烈,恨果落满了一地,都不敢去捡,弯着腰去捡就直不起身子,用手去指树根,就指着不能弯。树上角状的气生根向下垂着,越垂越长,一直长到地面,常人不敢动它,有本事的处士才能锯下做量天尺。恨果树只见结果不见开花,一个绣花姑娘绣出百花,只没绣过恨果树花,便半夜三更起来偷看恨果树开花,因识破了恨果大仙的天机,姑娘被害死了。当地人就称这株树为恨果树,并敬而远之。
古银杏生长在橙橘峰南面的一块小坡上,银杏树下有一个不到三平米的牺牲祠,是用来杀牲的祭坛。银杏旁边有一座两进三开的寺庙,正门上方的 "古橙橘寺"四个正楷大字赫然醒目。庙内住着一户人家,上进的一个房间里,有一块石碑斜靠在墙角,所刻文字尚清晰可见:
"盖闻橙橘峰有異樹高十丈馀圍五人合無花結果似杏非杏似橘非橘其核白是曰白果夙有绣姑子夜窺花而恨死之傳說故曰恨果由是神其樹眾姓集資於大明永樂年間建剎而奉之曰古橙橘寺 大清乾隆"。
从碑文可知,该寺建于明永樂年间,是个五百多岁的老寿星,古银杏树的岁数无从考证。大跃进时,橙橘古寺被夷为平地,该石碑做了桥基石。
上世纪六十年代,这株古银杏树被砍去做了赤马农中的建材。
树木之劫,我见过大跃进时期办食堂做柴火,炼钢铁做木炭,橙橘峰上的古银杏树千难万险都经历了,却没逃过文化革命这一劫!
可欣慰的是改革开放后,政府发放了林补金,赤马建集镇时,烟竹坦的几户人家都迁离了故土,其中的李姓人家成了我的邻居,橙橘峰坡地的旱土都已退耕还林,野猪兔麂频繁出没,成了一片葱茏郁茂的深山密林,古银杏蔸上萌发出来的一丛丛的幼苗,都已长大成荫,形成了一片银杏林。真是劫后余生,古木逢春,恨果树之幸,橙橘峰之幸 !
诗云:
橙橘峰上恨果翁,
绿盖如阴无数春。
曾见大禹来治水,
曾见秦皇把书焚。
阿房造宫身犹健,
文革扫旧只留根。
所欣分身护桃李,
逢春古木又成林。
“谁说绣姑我恨死?
我恨世间愚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