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至者極也。天包乎地,故以大贊其大,而地止以至贊之,蓋言地之至則與天同,而大則不及乎天也。元者四德之元,非乾有元,而坤復又有一元也。乾以施之,坤則受之,交接之間,一氣而已。始者氣之始,生者形之始,萬物之形,皆生于地,然非地之自能為也。天所施之氣至則生矣,故曰乃順承天。乾健故一而施,坤順故兩而承,此釋卦辭之元。
坤厚載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坤厚載物,以德言,非以形言。德者載物厚德,含弘光大是也。無疆者乾也,含者包容也,弘則是其所含者無物不有,以蘊畜而言也。其靜也翕,故曰含弘。光者,昭明也。大則是其所光者,無遠不屆,以宣著而言也。其動也闢,故曰光大,言光大而必曰含弘者,不翕聚,則不能發散也。咸亨者,齊乎巽,相見乎離之時也,此釋卦辭之亨。
牝馬地類,行地无疆,柔順利貞。
地屬陰,牝陰物,故曰地類,又行地之物也。行地無疆,則順而不息矣,此則柔順所利之貞也,故利牝馬之貞。此釋卦辭牝馬之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