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
以卦象卦德卦綜卦體,釋卦名卦辭,極言其理而贊之。火燥炎上,澤濕就下,物性本然之睽。中女配坎,少女配艮,人情必然之睽,故名睽。兌說,離明,說麗乎明也。柔進而上行者,睽綜家人,二卦同體,文王綜為一卦,故《雜卦》曰:「睽外也,家人內也。」言家人下卦之離,進而為睽之上卦。六得乎五之中,而下應乎九二之剛也,三者皆柔之所為。柔本不能濟事,又當睽乖之時,何由得小事吉?然說麗明則有德,進乎五則有位,應乎剛則有輔,因有此三者,是以小事吉也。事同者,知始作成化育之事同也。志通者,夫唱婦隨,交感之情通也。事類者,聲應氣求,感應之機類也。天地不睽,不能成造化。男女不睽,不能成人道。萬物不睽,不能成物類。此其時用所以大也,與坎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