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卦上六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
楊子曰,貍變則豹,豹變則虎,故上六即以豹言之。革命之時,如鼓刀之叟,佐周受命,此豹變者也。又如蕭何諸臣,或為吏胥,或販繒屠狗,後皆開國承家,列爵分土,亦豹變者也。即班孟堅所謂雲起龍驤,化為侯王是矣。蓋九五既虎變而為天子,則上六即豹變而為公侯,若下句小人則百姓矣。革面者,言舊日面從于君者亦革也,如民之從桀紂者,不過面從而心實不從也。及湯師之興,則東征西怨,南征北怨,面從之偽皆革而心真實以向湯武矣。如民之從紂者,不過面從,而心實不從也。及化行南國,《泰誓》、《牧誓》則面從之偽皆格而心真實以向文武矣。蓋以力服人者,面從者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心從者也,征凶者。聖人作而萬物覩,別有所往,則為梗化之民而凶矣。居者征之反也,君子豹變者,變其舊日之冠裳也。小人革面者,革其舊日之詐偽也。
上六當世道革成之後,而天命維新矣。公侯則開國承家,百姓則心悅誠服,有君子豹變,小人革面之象。故戒占者,不守其改革之命,而別有所往則凶。能守其改革之命,則正而吉也。
《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其文蔚者,冠裳一變,人物一新也。順以從君者,兌為悅,悅則順,即中心悅而誠服也。蔚本益母草,其花對節相開,亦如公侯相對而並列,故以蔚言之。豹次于虎,獸不同也。炳從虎,蔚從草,文之大小顯著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