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曰:震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
《易舉正》:「出可以守」句上有「不喪匕鬯」四字。程子亦云,今從之。恐者恐懼也,致福者,生全出于憂患,自足以致福也。後者恐懼之後也,非震驚之後也。則者法則也,不違禮,不越分,即此身日用之常度也。人能恐懼,則操心危而慮患深,自不違禮越分,失日用之常度矣,即俗言懼怯朝朝樂也,所以安樂自如,笑言啞啞也。驚者卒然遇之而動乎外,懼者惕然畏之而變其中,驚者不止于懼,懼者不止于驚,遠者外卦,邇者內卦,內外皆震,遠邇驚懼之象也。出者長子己繼世而出也,可以者許之之辭也。言禍患之來,出于倉卒之間,如雷之震,遠邇驚懼,當此之時,乃能處之從容,應之暇豫。不喪匕鬯,則是不懼。由于能懼,雖甚有可驚懼者,亦不能動吾之念也,豈不可以負荷天下之重器乎,故以守宗廟,能為宗廟之祭主,以守社稷,能為社稷之祭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