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
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道器不相离,如有天地就有太极之理在里面,如有人身此躯体就有五性之理藏于此躯体之中,所以孔子分形上形下,不离“形”字也。裂布曰 裁,田鼠化为驾,周宣王时马化为狐,“化”意自见矣。化而裁之者,如一 岁裁为四时,一时裁为三月,一月裁为三十日,一日裁为十二时是也。推行 者,将已裁定者推行之也,如《尧典》分命羲和等事,是化而裁之,至
敬授人时,则推行矣通者,达也。如乾卦当潜而行潜之事,则潜为 通,如行见之事则不通矣当见而行见之事,则见为通,如行潜之事则不通 矣。事者,业之方行业者,事之已著。此五“谓”言天地间之正理,圣人 之教化,礼乐刑赏皆不过此理,至于下文六“存”方说卦交。不然下文“化 而裁之”二句说不去矣。盖“谓”者,名也。“存”者,在也。上文言“化 而裁之”,名曰变。下文言“化而裁之”,在乎其变。字意各不同。说道 理由精而及于粗,故曰形而上者谓之道。说卦交由显而至于微,故曰默而成 之存乎德行。O阴阳之象皆形也,形而上者超乎形器之上,无声无臭,则理 也,故谓之道。形而下者则囿于形器之下,有色有象,止于形而已,故谓之 器。以是形而上下,化而裁之,则谓之变,推而行之,则谓之通。及举此变 通措之天下之民,则所以变、所以通者皆成其事业矣,故谓之事业。此画前 之易也,与卦交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