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者,材也。艾也
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是故”二字承上章取象而言。木挺曰材,材,干也,一卦之材即卦
德也。天下之动,纷纭棘幅,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大而建侯行师,开国承 家,小而家人妇子,嘻嘻嘀嘀,其变态不可尽举。效者,效力也,献也,与 “川岳效灵”“效”字同,发露之意。言有一艾之动,即有一交之变,周公 于此一交之下即系之以辞而效之,所谓六交之义,易以贡也。生者,从此而 生出也。著者,自微而著见也。吉凶在事本显,故曰生。悔吝在心尚微,故 曰著。悔有改过之意,至于吉,则悔之著也。吝有文过之意,至于凶,则吝之著也。原其始而言,吉凶生于悔吝;要其终而言,则悔吝著而为吉凶也。 O易卦者,写万物之形象之谓也。舍象不可以言易矣。象也者,像也。假象 以寓理,乃事理仿佛近似而可以想像者也,非造化之贞体也。象者,象之材 也,乃卦之德也。交者,效天下之动者也。象之变也,乃卦之趣时也,是故 伏羲之易惟像其理而近似之耳,至于文王有象以言其材,周公有艾以效其 动,则吉凶由此而生,悔吝由此而著矣,而要之皆据其象而已,故舍象不可 以言易也。若学易者不观其象,乃曰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正告子所谓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者也。若舍此象,止言其理,岂圣人作易前民用以 教天下之心哉?
右第三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