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公用射华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 曰:华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
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释解上六艾义。此孔子别发一意,与解悖不同。“括”字乃孔子就本
章弓矢上取来用,盖矢头曰链,矢末曰括,括与苦同,乃箭苦也,管弦处 也,故《书》曰“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括有四义,结也,至 也,检也,包也。《诗》‘旧之夕矣,牛羊下括”,至之义也。《杨子》“或问士,曰,其中也弘深,其外也肃括”,检之义也。《过秦论》“包括 四海”,包之义也。此则如坤之“括囊”取闭结之义,动而不闭结,言动则 不迟疑滞拘,左之左之,右之右之,无不宜之有之,资深逢原之意也。O集 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负济世之具于身,而又必待 其时,时既至矣,可动则动,何不利之有?盖济世之具在我,则动而不括,
此所以出而有获,无所不利也。《易》曰“公用射华于高墉之上,获之,无 不利”者,正言器已成矣,而后因时而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