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
封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
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
也。,'$者”之“易”,以豉反 危者使平,易者使倾,此圣人传心之言。如以小而一身论,一饮一食
易,而不谨必至终身之疾。一言一语易,而不谨必至终身之站。此一身易者 之倾也以大而国家论,越王卧薪尝胆,冬持冰,夏持火,卒擒昊王,此 危者之平也。玄宗天宝已前,海内富庶,遂深居禁中,以声色自娱,悉以政 事委之李林甫,京师遂为安禄山所陷,此易者之倾也。其道甚大,百物不 废,于此可见危使平、易使倾即《书》言“殖有礼,覆昏暴”之意。物者, 事也。“废”字即“倾”字也,若依小注,万物之理无所不具,则全非本章 危平易倾之易矣。惧以终始者,危惧自始至终,惟恐其始危而终易也。O易 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封之事耶?惟当文王与封之 事,是故玩其辞,往往有危惧警戒之意。盖危惧则得平安,慢易必至倾覆, 易之道也。此道甚大,虽近而一身,远而天下国家,凡平者皆生于危,凡倾 者皆生于易。若常以危惧为心,则凡天下之事物,虽百有不齐,然生全成 于忧患,未有倾覆而废者矣。故圣人系易之辞,惧以终始,不敢始危而终易 者,大约欲人恐惧修省,至于无咎而已。此则易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