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挠万
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焕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
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良。故水火相
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神即雷风之类,妙即动挠之类,以其不可测,故谓之神,亦如以其主
宰而言谓之帝也。动,鼓也。挠,散也。燥,乾也。泽,地土中之水气皆是 也。水者,冬之水,天降雨露之属皆是也。逮,及也,谓相济也。既,尽 也成,生成也。前节言伏羲之对待,曰雷动风散者,雷风相对也。日雨润 日桓者,水火相对也。曰良止兑说者,山泽相对也。此节言文王之流行。日 动万物者,春也:曰挠万物者,春夏之交也。曰燥万物者.夏也。日说万物 者,秋也。曰润万物者,冬也。曰终始万物者,冬春之交也。所以火不与水 对,山不与泽对。先儒不知对待流行,而倡为先天后天之说,所以《本义》 于此二节皆云未详。殊不知二图分不得先后,譬如天之与地,对待也,二气 交感,生成万物者,流行也。天地有先后哉?男之与女,对待也,二气交 感,生成男女者,流行也,男女有先后哉?所以伏羲、文王之图不可废一, 孔子所以发二圣千载之秘者,此也:此节乃总括上四节二图不可废一之意, 所以先儒未详其义。O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以文王流行之卦图言 之,雷之动,风之挠,火之燥,泽之说,水之润,良之终始,其流行万物固 极其盛矣,然必有伏羲之对待,水火相济,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阳变阴化,有以运其神妙万物而生成之也。若止于言流行而无对待,则男女不 相配,刚柔不相摩,独阴不生,独阳不成,安能行鬼神,成变化,而动之、 挠之、燥之、说之、润之,以终始万物哉?
右第六章第三章天地定位,第四章雷以动之,言伏羲圆图之对 待。第五章“帝出乎震”二节言文王圆图之流行。此则总二圣之图而 言。文王之流行,必有伏羲之对待而后可流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