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卦者,孔子因文王之序卦,就此一端之理以序之也。一端之理在所 略,孔子分明恐后儒杂乱文王之序卦,故借此一端之理以序之,其实本意专 恐为杂乱其卦也。如大过以下,使非孔子序卦可证,则后儒又聚讼矣二蔡 氏改正,丘氏犹以为不当借改经文,岂不聚讼?所以序卦有功于《易》,宋 儒不知象,就说《序卦》非圣人之书,又说非圣人之蕴非圣人之精,殊不 知《序卦》非为理设,乃为象设也。如井、赛、解、无妄等卦辞,使非《序 卦》、《杂卦》则不知文王之言何自而来也。自孔子没,历秦汉至今日,叛 经者皆因不知《序卦》、《杂卦》也。以此观之,谓《序卦》为圣人之,至 精可也。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 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 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
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 盈者,言乾坤之气盈,充塞于两间也,如有久缺,岂能生物?屯不训
盈,言万物初生之时如此郁结未通,必如此盈也。物之始生,精神未发,若 蒙冒然,故屯后继蒙。蒙者,蒙也,上“蒙”字卦名,下“蒙”字物之象 也。稚者,小也,小者必养而后长大。水在天以润万物,乃万物之所需者, 需不训饮食,谓人所需于饮食者,在养之以中正,乃饮食之道也。饮食,人之所大欲也,所需不如所欲,则必争干猴以愈,泵酒生祸,故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