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9期:为什么UNI-T负面新闻那么多?

2022年019期:为什么UNI-T负面新闻那么多?

2022-03-20    57'23''

主播: 汽车玩家:说车 玩车 试车 购车 爱车必听

250 2

介绍:
※ 投稿邮箱:418150505@qq.com※ 本文章发布于订阅号:百车全说,订阅号阅读更加方便,欢迎关注前25分钟聊长安UNI-T,后半部分聊身边事。长安UNI-T二手车保值率这周一刚刚拍摄了长安UNI-T,是咱们二手车行刚刚收的准新车。2021年11月上牌,2022款1.5T 运动旗舰型,也就是官方指导价13.89万的1.5T顶配。其实原车主再晚1个月,就可以买到新上市的2022款 2.0T版本了,就贵1万块钱。除了动力从188马力,300牛米,提升到了233马力,390牛米。最关键的是变速箱从7速湿式双离合,变成了爱信的8挡手自一体。但是人家车主无所谓啊,这个车主才开了4个月不到,才7700公里就卖了,人家只是玩玩,过把瘾而已。[图片]如果看过我视频的话,之前我拍摄的坦克300,领克05,还有我没有拍过的长安UNI-K,都是他买回来,开了没几个月就卖给了我们。而且每次卖车,都会在车行里再选一台二手车开走。他这次卖掉UNI-T,开走了一台店里的领克01。我真的非常羡慕这孩子,人家这才叫生活,而我们只能叫活着。其实大家对UNI-T并不是很熟悉,反倒是对他的兄弟车型长安CS75 PLUS很熟悉。但是长安CS系列以前造型非常古板,后来改了设计之后,销量一下就火爆了起来,现在销量排名位居第二,甚至有赶超哈弗H6的势头。[图片]其实UNI-T跟长安CS75 PLUS是兄弟车型,但是75P的口碑不错,而UNI-T上市2年多,口碑却一直不行。相信很多人如果没接触过,只是通过网络了解的话,肯定觉得这车很浮夸,而且负面新闻很多。从早期的“麋鹿测试”事件,到后来的“动力虚标”事件,再到后来网友吐槽的车机死机,低速顿挫。反正,只要你在网上看评论,肯定觉得这车根本就不能碰。可是,这台车刚上市那会儿我就开过,当时给我的印象还挺好的。至少12-3万的国产SUV,如果要找一台样子酷酷的,有点设计感,有点战斗范的车型还真不多,当时我就感觉,单从外形和内饰上看,UNI-T算是从里到外都包装到位了,开起来也没有网友们说的那么拉跨。虽然身边有人要我推荐12-15万的SUV,我可能想到的前三台车都不是UNI-T。但是如果这个人首选UNI-T,我肯定不会说这台车你不能买。UNI-T 就像是一个玩西海岸的乡村少年,如果他不张嘴说话,如果我懂嘻哈文化,我看一眼肯定知道他还是能把握住Dr.Dre和Snoop Dogg的造型精华。[图片]关于UNI-T当年的麋鹿测试(包括他的大哥UNI-K),我一直想说两句,可惜当年的舆论环境是一边倒的狂喷UNI-T,我想了想这趟浑水我去搅和干啥呢?所以一直忍着没说话。但是大家想想,一台10来万块钱的SUV,74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紧急变线,车其实是救回来了,但就是姿态不够完美。视频回放可以清晰的看见,有一两个轮都脱离了地面,结果就被媒体带节奏,说这车底盘调校有问题。我想问,各位知道麋鹿测试的国际标准是什么吗?对于不同车型,在大小、重量、重心、底盘和车身刚性不同的前提下,得出的结果有官方权威的解读报告吗?[图片]海外做麋鹿测试的权威机构有两家,一家是采用满载方式测试的瑞典Teknikens Vrld。另一家是采用空载状态测试的西班牙km77.com。目前国内暂时没有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做麋鹿测试,只有个别垂类汽车大平台会零星地做测试,但评判标准不统一,主观能动性较大。不过,国际公认的是,一般来说麋鹿测试下车辆在70-79km/h时速下进行闪避而不失控的,被评为优秀;时速在80km/h或以上进行闪避而不失控的,已是顶尖水平。[图片]在瑞典Teknikens Vrld历年来麋鹿测试成绩最好的车型排行榜里,排名靠前的几乎全都是跑车。原因很简单,跑车的重心低,轮胎抓地力好,转向,悬架都经过精心调教,操控性好,在麋鹿测试这一项上有着先天优势。而SUV天生离地间隙高,重心上移,车身稳定性本来就有一定劣势,所以麋鹿测试中极限状态下的车速上限不高。但是,买SUV的客户原本就是看中它坐姿高,空间大,开起来舒服,通过性好等优点。现在,反而被媒体放大了麋鹿测试这个缺陷,这不是长安UNI-T和UNI-K一款车的缺陷,甚至这都不能说是产品缺陷,只能说产品特性导致的必然结果。我估计长安UNI-K和UNI-T的产品负责人,真的是睡觉都要把枕头哭湿了。[图片]我知道肯定有人要说我在洗白长安UNI-T和UNI-V的麋鹿事件,随便大家怎么想吧。麋鹿测试中,其实有很多SUV的避险姿态都不漂亮,但就是这台车造型太浮夸,再加上有这么个视频反差,所以缺点就被无限放大。不仅如此,后来的动力虚标事件也是一样的道理。厂家对外宣传132kW,实际车主提车看到铭牌上写着123kW,怎么少了9kW?厂家解释这是因为宣传时候用的额定最大功率,而车身铭牌上的是净功率,是车辆装载了排气系统、空调压缩机等部件下测试而来的。[图片]但是客户不听这些,网友们群起而攻之,认定长安汽车虚标动力。这件事我觉得长安甩锅肯定是甩不掉的,因为对外宣传网友都能找到,车身铭牌也是铁证,这属于坐实了夸大宣传这件事。所以你现在看各大平台,老款UNI-T的动力,都标注成了123kW,但是新款1.5T官方又把动力调整回来了,现在最大净功率变成了133kW。只不过当年宣传的热效率40%,官网把这句话删除了,后来这又被网友拿来调侃了一番。可以说,UNI系列这一路走来,真的是从一个坑接一个坑地爬着前进。[图片]在我们团队,不仅我开过UNI-T,兔子、传垚和小谢都开过这车。我们四个人的驾驶体验竟然分成两派,我和小谢都觉得还行,变速箱没有非常明显的顿挫,动力也对得起1.5T的排量,至少在10多万的SUV级别,这个驾驶感受不算拉跨。[图片]兔子和传垚却觉得,驾驶感受并不是很好。他们感觉低速顿挫还是很明显的,并且加速过程中,变速箱换挡也不积极,动力衔接得不够流畅。我就觉得很奇怪了,怎么大家开同一台车,能开出这么大差别。后来我们讨论了一下,兔子开的是野马,传垚开的是AMG,他俩的车都属于换挡冲击特明显的那种,当然,他们觉得自己开的是跑车,是性能车,换挡顿挫这叫乐趣。现在换到了UNI-T上,那就不行了,稍微感受到一点顿挫,就觉得这是毛病。而我平时开的是电动车,小谢暂时开家里一台美系车,我俩对于这台UNI-T的容错率比较高,轻微的换挡冲击感,我们选择自然屏蔽。对比十几万的哈弗H6,吉利博越,我不觉得UNI-T在动力方面是缺点,相反,出了2.0T版本之后,甚至还成了优点。[图片]但是提到这款2.0T版本的UNI-T,我觉得形式大于意义。因为长安CS75 PLUS和UNI-T都是主售1.5T车型,但是大家普遍认为1.5T的CS75 PLUS比UNI-T性价比更高。而且,长安CS75 PLUS 1.5T配的是8挡手自一体,但是UNI-T的1.5T配的是7速湿式双离合,这就让很多人非常纠结了。大家知道,双离合是很多人的心病,都担心今后会出问题。大家想不通,为什么75P和UNI-T发动机动力一模一样,两台车也都是兄弟车型,却偏偏变速箱不同。因此,网上又有很多人猜测,双离合成本更低,甚至有鼻子有眼地说,双离合比8挡手自一体配件价格要便宜1万多。[图片]我觉得问题不出在这里,长安考虑的应该是让UNI-T和75P差异化,毕竟CS75 PLUS现在销量紧逼哈弗H6,排名第二(UNI-T前10都排不进去)。长安不敢把UNI-T的动力弄的跟CS75 PLUS一模一样,一旦消费者发现UNI-T性价比更高,销量倾斜到这款车,那就拉扯了75P的销量数据。这要是影响了排名,责任谁承担?虽然讲起来UNI系列也属于长安,实际上这是两套领导班子,而且销售渠道也是完全独立。其实UNI-T就应该1.5T和2.0T全系都是7速湿式双离合,让客户没有选择余地。或者,全系都是8挡手自一体,打消客户的心病。为了让UNI-T和75P差异化,1.5T选择双离合,2.0T选择8AT,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图片]说实话,现在国产紧凑级SUV非常内卷,长城哈弗H6为了保住第一名的地位,长期带头拼命地卷。看看H6车型的配置丰富程度,你就知道这款车为什么受欢迎。客户想要的动力,空间,配置全部给你搞上去,价格再给你搞下来。合资车就不要去比了,就算拿国产车型来比,还是看不出比H6能有什么优势,所以比来比去,保守一点的客户觉得,还不如买保有量更大的哈弗H6。因为,长安UNI-T这款车,实际上配置单都快点满了,可是客户依然感觉不出来这车在配置上有多少优势。主要就是因为国产同级的SUV配置都太顶了,大家现在比拼的只能是差异化设计。可是为了实用性,设计得太普通也不行,为了个性,设计的太另类也不行。[图片]因此,现在新车型想要出人头地非常难,市场上不需要那么多不认识的新车,早些年建立起口碑的车型,今后可以长期吃到红利。除非他自己把自己作死,否则新人想干掉老三样,几乎是没有胜算。聊聊身边事聊聊最近身边发生的事。前不久,我定制了一副近视眼墨镜,牌子是海伦凯勒。拿到快递当天,我发了张照片到微博上,结果下面100多人跟评,后台有几十位粉丝私信我,问我这副墨镜多少钱,在哪儿买的,用起来怎么样?然后我又补了一个视频,讲了一下购买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图片]结果,私信又来了几十条。我索性就跟帮我定制墨镜的老板说,这样吧,我把你的微信推给粉丝,你们自己谈,能成就成,不能成也好有个专业人士,免费给大家解答一下问题。老板说好的,于是我就把老板微信群回复给了粉丝们。前几天,老板笑呵呵地跟我说,下次来店里,再送你一副墨镜。我说,我要那么多墨镜干嘛,你给我留着,以后等我这副坏了,再找你换。看来,这次非主动带货还是挺成功的。关于配眼镜的故事可以聊很长,这里我简单聊两件事,一是我跟这眼镜店老板的故事,二是我选购近视眼墨镜的故事。先聊聊我跟这眼镜店老板的故事,老板这家眼镜店其实离我家挺远的,正常情况下我论如何不会去他店里配眼镜。但是我喜欢白嫖某点评平台的霸王餐,可能很多人以为某点评平台的霸王餐,只能抽免费吃饭的名额。其实错了,霸王餐就改名叫免费试之后,除了会有饭店提供免费名额,还有各种护肤,健身,亲子,甚至包括配镜的免费体验。我平时一般只抽饭店的霸王餐,有一天我发现还有免费配眼镜,就顺手也点了一下。没想到,真的就中奖了。[图片]这个老板的店在南京南站附近,别看南京南站客流量很大,实际上周边的商业非常拉夸。我当时到这个老板店里,都为他捏把汗,我说你在这种商业体里面,根本不可能靠自然客流来支撑生意,肯定要发展线上。老板是个年轻的95后,后来聊天得知,他大学学的就是眼镜方面的专业,他们学校这个专业在全国都有名,大量的眼镜行业前辈都是他的学长。所以,他在这个圈子里的资源非常好,因此大学一毕业就和同学开了一家眼镜店。可能是因为觉得他这家店生意实在不咋地,我又是来白嫖人家的免费眼镜,心里实在是愧疚的不行,于是我决定跟他聊聊如何利用自媒体来带货。果然,现如今每个实体店老板都对线上运营特别感兴趣,跟他聊了一小会儿,老板就主动要加我微信。[图片]我随手就发了几个线上课程,还有实战案例给老板,让他好好学习。我说,其实普通老百姓对眼镜方面的知识非常欠缺。如果你做一个垂直的眼保健自媒体,应该会很受欢迎。一定要记住,你的定位不能是一家小小眼镜店老板,开通账号来卖货。而是一个专业的眼部护理专家,或者是眼镜行业专家,再给大家免费普及有趣有料的干货知识。老板全程点头称是,但是至今他的账号还没注册。这也是大多数实体店老板遇到的问题,听的时候热血沸腾,做的时候犹犹豫豫。配完这副眼镜之后,我就没再和这个年轻老板联系。后来直到最近,南京天气渐暖,汽车厂家的试驾活动邀请变多了,周末我也会陪家人出门自驾游,我发现用到墨镜的机会越来越多。之前我有两副近视眼墨镜,一种是夹片式,也就是我拍摄凯迪拉克“浴皇大帝”那一期戴的那一副,这种非常便宜,在很多眼镜店都可以买到,就4-50块钱。这种墨镜夹片用起来简单,但是戴起来非常的Low,没有质感。而且鼻梁位置那个夹子还会遮挡一点视线,四周也不是全覆盖,有点漏光。[图片]还有一种,是根据我的度数专门定制的墨镜。咋一看,就跟不近视的人戴的墨镜一模一样,而实际上,这种带度数的墨镜镜片非常的厚,刚开始带上去没什么问题,可是戴久了,鼻梁就感到压力很大,戴起来很难受。而且因为偏重,所以你动一动,墨镜就会下滑。拿下来,鼻梁上会有很明显的印子。反正,这两款近视眼用的墨镜我都不是很满意。直到去年,我见到有个汽车媒体戴了一副墨镜,是那种磁吸式的。也就是说,你正常戴是一副近视眼眼镜。但是想要变成墨镜,只要拿出一个带磁吸的镜片,啪嗒一下,吸附在眼镜上即可。因为这是原装的套镜,所以磁吸上去之后,完全看不出墨镜的镜片是后加上去的,整体质感也相当可以。所以,今年想配墨镜的时候,我就问了一下那个汽车媒体,他那款是什么牌子,当时买的多少钱?可是一听价格,乖乖,四位数,我当时就想放弃了。[图片]后来,我就在在某宝搜了一下同类型的磁吸套镜,鱼龙混杂,从1-2百到2-3千甚至更贵的都有。而且网络配镜,得要我的近视相关数据。这时候,我就想到了之前白嫖眼镜的那家店。那个95后老板当时跟我说,他们开发了一个线上系统,可以查看我的配镜数据。我登录他给我的小程序一看,哎,还真的什么数据都有。我觉得这个老板也挺有意思,这个数据给到客户,不就是等于鼓励客户去网上找别人配镜吗?真的是该做的自媒体没做,不该做的系统做得倒挺好。<p style="color:#333333;font-weight:normal;font-size:16px;line-height:30px;font-family:Helvetica,Arial,sans-serif;hyphens:auto;text-align:justify;" 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