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诗朗诵《红旗渠》

配乐诗朗诵《红旗渠》

2016-06-28    09'46''

主播: 肖月1

2634 40

介绍:
配乐诗朗诵《红旗渠》 作者:张中林;朗诵:肖月 鸿杰 在中国中部,有一条河来自“天上”, 穿山越岭,九曲回肠,1500公里长。 哗啦啦的流水声,好像在哭,也好像在唱, 日日夜夜回响在林州,回响在太 这水曾经是林州人又苦又涩的泪啊, 千年盼,万年想, 流的都是希望,流的都是悲伤。 那是上世纪60年代最苦的日子, 小小林县长在太行山里, 太行山却把林县扔给了饥荒,那么漫长的时光。 这里年年都缺水呀, 渴死了沟坎上的高粱, 渴死了岩石上的牛羊, 渴死了那用石头垒成的家乡。 这里的人活一场,就为水一场。 一点点水就是一条条命, 为了水,哪怕粉身碎骨,也生死无妨。 恁大一架山,水在哪呀?! 火辣辣的烈日下, 齐刷刷跪着爹娘,跪着儿郎。 那是一声声惊天动地的呐喊: 老天爷呀,你是不是要旱死林县,渴死太行? 救命的水呀,你在何方,你在何方? 不,不,不能总这么跪着求着等着, 这不是林县人的命, 这不是山里人的犟。 天苍苍,地茫茫,月无影,日无光。 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 昂起头颅,挺起脊梁, 把两行热泪甩下山岗,百里峡谷咯嘣嘣响。 把山开了,把沟填了,把村庄搬了,把命拚了! 救林县的还是林县人, 10万父老兄弟集结在太行山上。 象盘古一样开天, 象愚公一样挖山, 象精卫一样填海, 为了活着,为了梦想, 林州的胸膛里烈火燃烧,风雷激荡。 小推车推呀推,钢钎呀打呀打,绳索呀放呀放,炸药呀响呀响。最危险的翻山越岭,最原始的肩挑手扛。骡马累死了,老人摔死了,黑压压的人群来了,一个跟着一个上。哪怕是雷是电,是铁是钢,也要把太行山变成渠,垒成墙,一尺一寸,伸向远方。 那是怎样的一场拼争, 10万人整整用了10年, 在能磨刀的石头上凿岀一条河, 从远山流到家乡; 那是怎样的一种气慨, 10万人整整用了10年, 把骨头当成石头,垒岀一条水长城的墙; 千仞绝壁,那是林县人直来直去、直上直下的性情; 巍巍太行,那是林县人不屈不挠、不卑不亢的脊梁! 林县人没有想到, 他们开了一架山, 却开出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精神; 他们引了一条水, 却引岀了中华民族的梦想。 红旗渠的水来了,它成了林州大地的生命琼浆。 而红旗渠精神的泉水, 却成了中国人民生命的营养,奋进的力量。 山开了,渠成了,水来了, 哗啦啦的流淌,哗啦啦的歌唱! 红旗渠、你在地上; 红旗渠,你在天上; 红旗渠,你在天地之上; 红旗渠,你在中国的心上!  作者简介: 张中林,红旗渠国情学院院长,中林智库创始人 。 红旗渠介绍: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三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