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在成长为一个设计师的路上,我们遇到过许多才华横溢也非常善良的老师,这在我们心中种下了成为教育者的念头。毕业之后,当面对着复杂的风云变幻的世界和生活压力,许多人更会怀念起象牙塔里的美好,萌生出这样的想法:要不去读个博士当一个高校老师吧? “当老师多好,有寒暑假、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生活稳定压力小”我们常常会对高校的老师有一些既定印象。本期嘉宾胡老师称这三点为大众对博士和高校老师认知的“三大误区”。那么真实的博士生活是怎样的呢?如果读博——当老师这条路这么轻松愉悦,为何会有上个月的上海知名高校教师因为不满学校苛刻的淘汰制度而最终选择对决策者拔刀相向的悲剧呢?
设计博士在广大的博士群体中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科的综合性以及重实践的特点导致了大部分从业者往往难以做到学术和实践两开花。如果要求我们有十年以上实践经验、获得博士学位甚至博士后经历、同时满足许多高校对35以下的年龄限制,胡老师笑称”我们需要从幼儿园开始就从事实践工作”。我们也谈到了现有的高校中“非升即走”的淘汰制度对于高学历人才的消耗,由此引发的东西部、不同高校之间学术资源分配的不均和逐渐拉大的差异可能拖慢了学科的发展。
那么你对读博的看法是怎样的?我们也欢迎正在读博和从事高校教职的听众给我们留言。请不要忘记订阅口头拼贴,有任何的想法或建议都可以通过微博或邮件来和我们交流讨论!
|时间轴
03:08 如何看待复旦大学姜博士案件
10:18 读博的原因有哪些?
24:00 学术研究与实践的差别
28:13 胡老师为何选择成为大学教师?
30:47 高校教师三大印象
35:39 博士生的日常生活
42:43 博士与论文的纠葛
48:45 “非升即走”的预聘长聘制
59:19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读博?
63:28 博士除了当老师还有什么就业选择?
69:30 高校教师的工作任务有哪些?
86:36 当前的高校人事制度有什么可以改善之处?
94:59 胡老师对想读博的人说的话
|本期嘉宾
胡老师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
|背景音乐
Painful Disorientation (Kevin Macle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