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从榕树头出发:行道树之于城市记忆与发展

20|从榕树头出发:行道树之于城市记忆与发展

2021-06-18    52'43''

主播: 口头拼贴Eva

246 0

介绍:
|本期内容 上个月底,有许多热心广州市民反映珠江两岸许多大榕树疑遭砍伐。这件事在广州市民和景观设计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对于每个岭南人来说,榕树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成长记忆和每一个生活场景中,无论是小时候与爷爷奶奶在树下乘凉、和小朋友绕着榕树玩耍,或是青少年时期每天踏着榕树强壮的根系,数着地上的果实等着自己暗恋的同学在街角出现。榕树以及发生在榕树下的记忆与场景共同构建了岭南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知。同时榕树本身树冠茂盛,生长迅速的特点,也在改善我们城市的微气候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榕树存在着与目前城市开发方式不匹配的一些特征,比如不开花,落果,根系发达等,近几年有不少榕树都遭到了移植或砍伐。但这真的是唯一的方法吗?自然一定要让位于城市开发吗?打造城市形象,无论是花城或是生态城,真的能够一蹴而就吗?在城市面貌的考量中,公众与市民的意见应该如何被纳入?作为包容的城市中的包容的设计师,当我们在遇到问题和阻碍时,是否应该优先吸纳,治疗而不是铲除、抹杀? 本期节目,我们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反思。欢迎在节目下方留下你的看法。请不要忘记订阅我们,有任何的想法或建议都可以通过微博或邮件来和我们交流讨论! |时间轴 01:07 广州榕树事件背景 03:34 岭南记忆中的榕树 09:12 广州榕树现状与忧虑 17:10 行道树的价值 20:25 榕树的文化价值 27:48 城市形象营造中的理念冲突 33:20 如何看待行道树的生态多样性? 39:39 行道树与文化政策的关联 44:53 我们该如何对待行道树? |本期嘉宾 蚊子 |相关阅读 庄子慎之广嘢(视频号第29期) 从“绿化工具”到“绿色伙伴”——梅林中康路换树的反思 (刘雅) 广州市行道树技术工作手册(修编) |背景音乐 Morning Mood (Edvard Gri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