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8年
七年戊子,先生五十七岁。
二月,平思、田。
七月,平八寨、断藤峡。上《经略思田及八寨断藤峡事宜》。
九月,以平思、田功,赏银五十两、纻[zhù]丝四袭。
十月,以疾,疏请告,不报。谒汉马伏波将军庙于乌蛮滩,宛然少时梦中所见也,识二诗于其壁。谒增城先庙,先生之六世祖纲,以参议死苗难者是也。
十一月班师,至大庾[yǔ]岭,先生疾已剧,谓布政使王大用曰:“尔知孔明之所以托姜维乎?”大用遂[suí]拥兵护卫,且为敦[dūn]匠事。二十五日,至南安,门人推官周积来见。二十八日,泊[bó]青龙浦。明日,召积入,开目视曰:“吾去矣。”积泣下,问何遗言。先生微哂[shěn]曰:“此心光光地,更有何言?”有顷,瞑目而逝。门人赣州兵备张思聪迎入南野驿,沐浴襚[suì]殓如礼。
十二月初三日,思聪与官属设祭入棺。明日,舆[yú]榇[chèn]登舟,士民远近遮道,哭声震地。至赣,士民沿途拥哭如南安。至南昌,门人巡按御史储良才、提学副使赵渊请改岁行,士民昕[xīn]夕哭奠。
1529年
八年己丑正月,丧发南昌。时连日逆风,舟不能行。赵渊祝于柩[jiù] 曰:“公岂为南昌士民留耶?越中子弟门人来候久矣。”忽变西风。六日直至弋[yì]阳。
二月庚[gēng]午,丧至越。时朝中有异议,爵荫赠谥[shì]诸典皆不行。方下诏禁伪学。
詹事黄绾[wǎn]上疏曰:“忠臣事君,义不苟同。君子立身,道无阿比。臣昔为都事,今少保桂萼[è] 时为举人,臣取其大节,与之交友。及臣为南京都察院经历,见大礼不明,相与论列。从此与萼二十余年,始终无间。昨臣荐新建伯王守仁,堪以辅导圣德,萼与守仁不合,因不谓然。小人乘间构隙,然臣终不以此废萼平生也。但臣于事君之义,师友之道,则有不得不明者。夫臣之所以深知守仁,以其功与学耳。然功高而人忌,学古而人不识,此守仁之所以不容于世也。盖守仁之大功有四:其一,宸濠不轨,谋非一日。内臣如魏彬等,嬖[bì]幸如钱宁、江彬等,文臣如陆完等为之内应,镇守如毕真、刘朗等为之外应。故当时中外之臣,多怀观望。若非守仁忠义自许,不顾赤族之祸,身任讨贼之事,则天下安危,未可知矣。今乃皆以伍文定之功,是轻发纵而重走狗也。其二,大帽、茶寮[liáo]、浰头、桶冈诸贼寨,势连四省,兵积累岁,守仁临镇,次第底定。其三,田州、思恩,构衅有年,事不得息,民不得安,故起守仁以往,使庐、王之徒,崩角来降,感泣受杖,遂平一方之难。其四,自来八寨为两广腹心之疾,其间守戍[shù]官军与贼为党,莫可奈何,守仁假永顺回兵,卢、王降卒,袭而歼之,易若拉朽。凡此守仁之功,皆除大患,卒又以死勤事,而宁可泯灭之乎?其学之大有三:一曰‘致良知’,致知出于孔子,而良知出于孟子,何可异也?一曰‘亲民’,即百姓不亲之亲,而凡亲贤乐利,与民同其好恶,而为絜矩之道者是也,亦非创为之说也。一曰‘知行合一’,盖亦《大易》所谓‘知至至之,知终终之’。只一事也。守仁发此,欲人言行相顾,勿事空言。是守仁之学,正接孔孟之学,而庸可非訾之乎?今萼以此诋守仁,遂致陛下失此良弼[bì] ,使守仁不获致君尧舜,谁之过与?故臣不敢以此为萼是也。夫以守仁之学之正如此,其功之高又如此,乃赏典不及,削罚有加,废褒忠之旧恩,倡伪学之新禁,萼之所以辅明主者为何如哉?今守仁客死,妻子孱[chán]弱,家童载骨,藁[gǎo]埋空山,鬼神有知,当为恻然,况于人乎?况于圣人乎?假使守仁生于异世,陛下犹当追崇之,何至亲见其人而失之也?臣昔与守仁友二十年,一日愤寡过之不能,守仁从而觉之,忽有深省,遂师事之。是臣于守仁,实非苟然相信,如世俗师友者也。臣于君父之前,处师友之间,既有所怀,不敢不尽。昔萼为小人所谗,臣为之愤,既而得白,臣为之喜,故非臣之私也。守仁今日之抱冤,亦犹萼向日之负屈,伏愿扩一识之仁,特敕[chì]所司,优以恤[xù] 典赠谥,仍与世袭,并开学禁,以昭圣德。若此事不明,则萼与臣终不能忘。故臣敢直言如此,所以尽事陛下之忠,且以补萼之过也。”疏入,不报。
十一月,葬先生于洪溪。洪溪去越城三十里,入兰亭五里,先生所亲择也。先是,后溪入怀,与左溪会,冲啮[niè]右麓[lù] ,术者心嫌之。夜有梦神人绯袍玉带立于溪上曰:“吾欲还溪故道。”明日,雷雨大作,溪泛,忽从南岸明堂,周阔数百尺,遂定穴。时门人会哭者千余人,四方来观者,皆涕泣叹息。
1567年
隆庆元年丁卯[mǎo]五月,诏赠先生为新建侯,谥“文成”。
1568年
二年戊辰六月,先生嗣子正亿袭封新建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