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曰:“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闲思杂虑,如何亦谓之私欲?”
先生曰:“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如汝心中,决知是无有做劫盗的思虑,何也?以汝元无是心也。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问“志至气次”。
先生曰:“‘志之所至,气亦至焉’之谓,非极至、次贰之谓。持其志,则养气在其中;无暴其气,则亦持其志矣。孟子救告子之偏,故如此夹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