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井号键」,这是特别策划「逝去空间三部曲」的中篇。
这个专题想用三期与死亡空间相关的播客,从建筑设计、空间体验和文化历史的视角,来探索不同文化、不同时代对待逝去的态度和人们的纪念方式。
上一期我们讨论了纪念群体性死亡的建筑。
本期,我们想聚焦连接生者与死者的空间:墓地。
其实墓地的形式和类型有很多种,包括面向公众的公墓、为纪念战争中牺牲者而建造的烈士公墓、私密的家族墓穴,还有专门纪念历史人物的陵园等等。
本期呢,我们主要聚焦前两者。我请到了一位热衷在旅行途中探访全球各地墓地的嘉宾帕克,和他探讨了访问墓地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
欢迎你在收听的同时,通过公众号「井号键」来了解节目中提及的墓地。
你将在本期中听到:
03:00 与墓地结缘,从在立陶宛的「误入歧途」开始
08:30 国外墓地与中国墓地有许多不同,其中之一是空间形态的「非标准化」
12:50 据说,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原型是布鲁克林的绿荫公墓(Greenwood Cemetery),这里葬有超过57万人
15:00 在墓地郊区化以前,西方的许多墓地与街边教堂紧邻
17:00 可能是全球最知名的墓地之一:拉雪兹公墓@巴黎
22:50 标准化设计下建造的墓地塑造标准化的行为
25:25 作为异国参观者,在墓地旅行中寻找共情
31:00 墓地可以是独处和思考人生重大决定的场所?
37:00 二战后,美国在法国建造了一系列战士墓,实现政治意义上的输出
46:40 在立陶宛十字架山,死亡是一种能震慑人的力量
48:10 墓地里的风土人情:波多黎各圣胡安Santa Maria Magdalena De Pazzis墓地
本期音乐:
Curious Nature by Kesta
On the Way Home by Kesta
本期主持和采访:徐婧艾
后期和监制:徐婧艾
Logo设计:邓婷
等你联系:
GraveTalkPodcast@protonmail.com
微信公众号「井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