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琴的空竹人生

王桂琴的空竹人生

2015-10-20    20'40''

主播: FM1860038

43 0

介绍:
导语:空竹,从陀螺发展演化而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玩具,据传,最早有文字记载是三国时期曹植的《空竹赋》,因其中空有响,竹木制成,故名为“空竹”。清朝末年,“抖空竹”逐渐从达官贵人的游戏,儿童的玩具演化成了一项杂耍艺术,因地域区别和技术特点而有南北之分,北派空竹以北京天桥的“王氏空竹”为代表。本期节目我们将走近73岁的北派空竹大师、“王氏空竹”的传人王桂琴,了解她与空竹紧紧连结在一起的传奇人生。 (第37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比赛现场音) 2013年1月的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来自中国杂技团的空竹节目《俏花旦》凭借优美的京剧扮相和高难度的抛接旋转,力压全世界的杂技精英,捧得了号称“世界杂技奥斯卡”的“金小丑奖”。颁奖的时候,九位演员在台上接受全场欢呼,她们的指导老师王桂琴站在后台微笑地看着这一切,这几乎是她一生中最光荣的时刻,历时十年,王桂琴手把手地把这些姑娘从中国杂技团的练功大厅带上了最高领奖台。而关于她和空竹的故事,还得从60多年前的北京天桥说起: (电影《霸王别姬》开头老北京天桥音响,压混) 北京天桥,正阳门外,永定门内的方寸之地,早在百年之前是北京民间艺人的聚集地,评书大师连阔如在《江湖丛谈》一书中详细介绍过旧时江湖的掌故轶事,而天桥正是所谓“五花八门”的龙蛇混杂之地。“五花”分为金菊花、木棉花、水仙花、火棘花和土牛花,分别指代卖茶、行医、歌女、杂耍和挑夫五种江湖营生,“八门”分为金、皮、彩、挂、评、团、调、柳,则分别指代八种摆地摊,靠嘴皮子和硬功夫挣钱吃饭的艺人。王桂琴家的空竹,就是她父亲王雨田在上世纪30年代始创,并且在天桥“撂地”卖艺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进化的: (王桂琴:我父亲家里不是干这个的,是做小买卖,包点小包子,推着车卖。我们老家在山东达官营,他是来到北京之后呢接触了这些艺人,当初有一个抖空竹,不是特别好,但就是玩,特别喜欢我父亲,就从他那学,学过来之后,我父亲很聪明,一个是空竹,一个是飞叉,这都是老天桥儿的东西。飞叉过去我们讲叫“开路”,就是艺人们要想去表演,站一长条的队伍,前面叫“开路”,就是开路先锋的意思,就是飞叉,它“哗哗”地响,后边有抖空竹的,转花盘的,顶坛子的。) 王雨田天资聪颖,善于举一反三,在开蒙师傅的基础上自创了许多新的花样儿,“王氏空竹”在天桥逐渐叫响了名号,王雨田的儿女们也跟着父亲学习空竹,王桂琴打从五六岁开始,就跟着哥哥姐姐练空竹: (王桂琴:我们家就是妈妈生的闺女特别多,维持不了家庭生活,后来就开始学习这个空竹。我记得小时候抖两个轮的或者一个轮的空竹,看谁抖得响,看谁扔的高,那时候在窑台儿,就是现在的陶然亭,那是一个山坡,就在这些地方扔。今天学一个“正钓鱼”,名字也相当好听,从底下把空竹吊到中间,反着也能走,叫“反钓鱼”,逐步给它形成了一个技术。从孩子的玩耍给它慢慢提升了,就是说不单是抖响和扔高了,后来发展到杆儿上的功夫,因为你两根杆儿没用啊,能不能上去,能不能转啊?能不能在腿底下扔啊,记者:“骗马”,王:对,非常正确。能不能“背剑”,就是从身后扔过来啊?能不能跳绳啊……) 王桂琴家里珍藏着一个长约二尺,宽高一尺的木制小盒,打开之后可谓是别有洞天: (王桂琴现场介绍“刘海记十二响”空竹,刘海记是专门给王家制作空竹的作坊,王桂琴现场抖空竹的声音,嗡嗡作响,压混) 这个木盒里装的都是当年王家在天桥撂地抖空竹的道具,不光有单轮儿空竹和双轮儿空竹,还有瓷制的茶壶盖,五加皮酒瓶子,这些形状不规则的东西也能在王家人的空竹杆儿上旋转如飞,用王桂琴的话来说,只要是能转的东西,就能抖起来。木盒的盖子上写着四个字:“巧抖空竹”,这就是“王氏空竹”在天桥站住脚的名号: (王桂琴:父亲给起的名字,就是说到撂地的时候你不能就说是“空竹”,那时候还有挺多家也抖空竹,王家的特点叫“巧抖空竹”,提着这个盒子就撂地去了。我们要“圆粘子”,就是要吸引更多的观众,我那时候很小,还不会练呢,我就知道那时候都演完了,爸爸就开始说了,“今天我领孩子们,练得好练不好您多包涵,给您献艺”,表演完了该要钱了,拿着一个小铜盘,我就去了,我就挨着开始要钱,但是也不是说“您给俩钱儿”,我也不会说,到了跟前儿一举,人家一看我特别小,掏多少钱的都有,无所谓,不给也行,当时父亲就会说,“不给的话,您就站脚助威!”一圈儿回来以后,歇一会又开始了。)
上一期:
下一期: 京中有善口技者牛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