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是什么给了盗版碟致命一击?蓝光(Blu-ray)是如何发展到现在的?购买蓝光机需要注意什么?CC、Arrow、Eureka……哪个才是最佳厂牌?我该去哪里寻找权威碟评?……本 期 对 谈 嘉 宾Peter Cat  深焦DeepFocus 联合创始人,前主编qw0aszx  影迷加碟友,既爱布拉哈格也爱汤米·韦素,有时候也会拍点自己的短片1990年代早期,有两种高容量光盘标准进入研究阶段;一个是多媒体光盘(MMCD),支持者是飞利浦和索尼。另一个是超高密度光盘(Super High Density Disc),支持者是东芝、时代华纳、松下电器、日立、三菱电机、先锋、汤姆逊和JVC。由于电脑业界坚持他们仅支持一种统一的规格,两大阵营于是将标准合并成为DVD,并于1995年推出。在中国,DVD盗版碟滋养了整整一代电影爱好者,可以说没有盗版D5、D9的20年地下发展,就没有现在的迷影文化生态。其后,蓝光光碟出现。蓝光光盘是由索尼及松下电器等企业组成的蓝光光盘联盟(Blu-ray Disc Association)策划的次世代光盘规格,并以索尼为首于2006年开始全面推动相关产品。2008年2月19日,随着HD DVD领导者东芝宣布在3月底结束所有HD DVD相关业务,最终由索尼主导的蓝光光盘胜出,持续多年的下一代光盘格式之争正式划上句号。随着家庭录放设备、存储介质和电影修复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碟片厂商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标准收藏(Criterion Collection)、箭影(Arrow)、尤里卡(Eureka)等厂商纷纷推出全新修复、配备花絮的影碟,影碟收藏和电影爱好者们竞相购买,迷影文化也在新一代影迷和介质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