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的呼唤》
——柔软的冰层
思念,宛若这朵朵飘飞的雪花;虽带着难耐的寒凉,却曼妙着整个冬季。——题记
连日的阴天,让我在这冬里徒增许多沉郁。不知道是谁带走了太阳,居然吝啬到半个月里不撒一米阳光。十多天来,一场场沙粒般的小雪时不时夹在雨里,和着冷嗖嗖的寒风轻轻敲打着湿漉漉的地面。遍地的泥泞让我不由得随着天气的变化也把自己也变得懒散、惰性了许多。
今儿个的天气却从以往的雨夹雪转成了中到大雪。一朵朵大大小小的雪花轻盈飞舞,飘落树稍、飘落山川,那无比的洁白,编织着一袭梦的衣裳披挂在窗外的世界……
心,试图与雪花飞舞。禁不住添衣漫步雪中,让扬扬洒洒的雪花落在发稍,落在眉间,打湿了我的双眼,并堆积成一帘帘幽梦,那每一朵洁白似乎都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伸手迎几朵花儿于掌,雪花儿似乎不情不愿,但还是经不住掌心的暖意缓缓的化为水珠几滴。合拢掌心,点滴入口。融几丝凉意如心,幻想着在自己的心空也演绎一场雪花满天飞的美景,也酿构一则传承千年的童话……
患有骨节炎的手被雪水冻得很疼,天,真的好冷!冷到我只能抖落身上柔柔的朵儿,回屋把自己塞到被窝里。伸一伸腿,勾回被角缩成一团,严严实实的把自己裹在被褥里一动也不动。闭上眼睛静静的聆听着屋檐上的那一朵朵雪花可否发出跌落成伤的呻吟。
二十年了,今年第一次一个人冬季里出门打工,第一次觉得自己如此的孤零。心向南,是日渐老去的爹娘。心向北,有未成年的儿女一双。两头不得相聚,就为了“生活”这杯陈酿,枕一席落寞入眠让人如此惆怅。
不挑担的人,永远不知道扁担压肩的疼痛。不背井离乡,也不会知道思乡的伤感。这场雪,让我想起那个四季如春的故乡,想起我那年迈的爹娘。我远方的亲人,你们都好吗?
如果没有二十年前那次任性的远离,我将不会明白我的一生会对故土如此牵肠,也不会有此时的心伤。我那万里之外的故乡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而我却抹不去那个留有我儿时的影子和足迹的地方……
睡无眠,心难静。轰隆响的火车又从窗外经过,我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回归故里,又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背井离乡。
“一万句对不起”的铃声打破了我的思绪,在耳旁嘹亮的响起。我猜不出在这个寒冷的日子,有谁第一个会把我惦记。
“喂,在干嘛?听预报说北京下大雪了,一定很冷吧?我和你妈都想问问这个春节回不回?如果不忙就回老家过年吧,到时咱买个大猪杀!”
那听了几十年的父亲的声音穿越万里,在耳边回荡。不同的是这二十年里听到的格外多了一些担心和惦记。
扯过被角,擦拭一把眼角的泪,唯恐远方的父亲不小心听见我泪儿落枕的声音。
结婚好多年了,从不曾离家过这艰苦的打工生活,父亲电话不说,可也感觉到他语气里的疑问和牵挂。
“出门在外的,照顾好自己,天冷了,多穿点衣裳。干活慢点,别总是慌里慌张。”电话打了一个小时,父亲还是和从前一样唠叨,语气比早些年多了一份温和,多了许多暖暖的爱意。
我结婚前,很少听见父亲如此关爱和惦念的声音。从儿时的记忆里,父亲,一直就是一个严肃古板的个性,即便心里有诸多关怀,但很少从语言上表达出来。给人的直感就是一张冷冰冰的脸,以至于很少喜欢坐下和父亲一起愉悦的沟通和交流。那份父爱,我们只能用欣赏玻璃杯里碧螺春的眼光,去静观父亲那卷缩成球的爱在“生活”这杯水里慢慢的似花儿一样舒展。
当生活有了距离,日子里自然就多了无尽的思念,思念着远方亲人的温饱冷暖,思念着亲人可否健康平安。句句话语都让人彼此深深的品味着“亲人”的那份真挚的情感。这份思念,宛若窗外这朵朵飘飞的雪花,虽带着难耐的寒凉,却曼妙着整个冬季。那思念的心情偶尔会因相思疼痛,却也因有可思念的人和地方而幸福和舒畅。!
幸福着爹娘的牵念,不由得想起今天是周末。迅速起身拨通家里的电话。
“妈妈,是你吗?唐山下雪好大,北京下雪了吗?妈妈,我在家会好好听爸爸和老师的话。你在北京打工多穿点,妈妈,我这次成绩下降了,我下次好好努力行吗……”不满八周岁的儿子还没等我说话就不停的在电话里说着这,说着那。
“妈妈,我想你了!回家过年吧!”。
“不忙就回家过年吧,到时买个猪杀。”
回味着儿子和父亲对我的思念之情。我的眼角再次溢出了幸福的眼泪。那一老一少声声倍感亲切的话语从耳边荡开,成了一句句深情的呼唤在我心里久久的回荡,那是一种让我一生都不可忘却的来自远山的呼唤……
窗外的天空雪花还在飞舞,我的心却因有了亲人的挂念而暖意融融。对着窗口,遥望着远处那跌宕起伏的银色的山峦,我忍不住呐喊:“我——爱——你们,我的——亲人!我——爱——你,我——可爱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