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花,黑龙江宝清人,1970年出生。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共创作诗歌三千余首,小说500多篇,散文300多篇。作品多见于各报刊,有六篇作品曾获“乐山杯“和”滕王阁杯“优秀奖及玉龙杯散文大赛三等奖。现为一笑文学社总编;《星星诗刊》《都市文学》《文学与人生》《青少年日志》特约采编;《关东文苑》编辑。
著有诗集《星星的眼泪》《乡音俚曲》《情歌专辑》《荷花集》。部分作品入选合集《文学与人生优秀作品集》《青少年日志优秀作品集》《当代网络文笔精华》《新视野:诗文精品选读》《2015星星散文诗人档案》。
愿意用一笔暖心的文字叩击心灵,聆听一曲轻柔舒缓的音乐,或与一花一草静静对语,把自己的心灵放牧于大自然
点秋
文/杨秀花
天高云淡,岁月静好,清浅持笔点秋韵染江。
不喜繁华喧嚣,喜欢安安静静的一个人,守着那一份仅属于自己的恬静。放上一段清纯的轻音乐,沏上一杯香茗,写几行自己喜欢的文字。许是禅林遗落的一颗种子,生就一副多情的柔肠。一花一草,一露一霜,总在不经意间惹我牵情。秋枫如火,染红了天际的晚霞。一抹斜阳,照耀得枝头的果实格外的鲜亮。我爱秋,爱这个丰硕却不卖弄的性格;爱这个冷暖全能看淡的秉性;爱这个风雨由它的坦然;爱这个秋月无边的清凉;爱这个海天一色的开阔......
我喜欢把秋收藏进我的书卷,那一片片花瓣,一帧帧秋叶,都是我的书签。在我的书箱里,美滋滋地躺着一面小镜子,在镜子的反面,镶着一枚杏儿般大的红叶。那是八五年的秋天,学校勤工俭学,去一个叫红安的地方收割向日葵。我们坐在一辆卡车上向目的地进发。第一次出远门。一路上,秋高气爽心旷神怡。几个学校的队伍,浩浩荡荡,绝不亚于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势。
我们就像放飞的小鸟放声高歌。
一路前行,远山在望,那颗雀跃的心仿佛就要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
“高山啊,我来了!”我们张开双臂拥抱着大山宽阔肩膀,扑进它结实的胸膛,嗅着它清新的气息。那种感觉,无可言喻!
“看啊,白杨林!”
我们沿路穿行过一片细密常青松林的时候谁在欢欣地惊呼!刚走出松林,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好大一片白杨林。那白杨亭亭玉立就好像穿着素衣的仙子在秋风中婆娑起舞,金灿灿的黄叶,百媚千娇婀娜多姿。刚与柔,在白杨的身上是组合得如此完美!
走近了白杨林,才看清白杨身姿是那样的秀美,赛文君似罗敷。美哉白杨,牵我魂魄。
“红叶!”
这激动得发颤的声音把我从遐想中惊醒。哇!满山遍野红叶染尽,既像少女羞红的粉腮,又像少男奔腾的血液!我想,这红叶里一定写满了浪漫而甜蜜的故事。
我们就在那铺满红叶的山坡下劳动。心情愉快干活也不觉得累。中午休息的时候好多人都到山上去看红叶。我捡各色各样的叶子放到书里,坐在树丛小憩。“给,你不是喜欢用这个写诗么。”两张洁白的桦树皮和几片精巧的红叶递给我。
洁白细腻的桦树皮衬着鲜艳的红叶煞是惹人爱。
我随手写了两行小字在上面:“一片红叶无只字,云中谁寄锦书来”我挑了片杏儿般大的红叶把它们镶进了小镜子的反面。每次看见它,笑意总会浮上嘴角。
人世间,总有一段往事值得珍藏,一擦肩,已成永恒。酸酸甜甜的回忆总在不经意间盈上心怀,让人百转柔肠,让人刻骨铭心。
走在深秋的季节里,百草苍苍,凝露为霜。静听花语,细解叶吟。
“叶哭了,谁知道?”“叶哭了,花知道!”“叶落了,谁知道......”“叶落了,风知道......”沉甸甸的秋变得沉默。即便是金黄绛红,也不张扬。以飞翔的姿态,扑向大地!即便是万般的不舍,也会离枝!以燃烧的模样,诠释炎凉......爱与不爱,爱依然在......想与不想,一如既往......落叶有情......
借竹笔,饱蘸松墨,点秋在香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