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貌与心灵
作者:周国平
世上很少有人完全不在乎自己的相貌。一般来说,年轻人比年长者更在乎,女人比男人更在乎。女人重视容貌是情有可原的,既然几乎一切民族的文化都把女性的美丽作为一种价值进行讴歌,作为一种标准来评判她们,而在实际生活中,容貌的美丑对于她们的婚爱、社交乃至职业方面的遭遇确实会发生相当的影响,那么,她们似乎也就别无选择。年轻人入世还浅,不免看重人际关系较浅的层面,留意别人对于自己的表面印象,所以在容貌上也比较敏感。
与关心名声相比,关心容貌更是一种虚荣,因为与名声相比,容貌离一个人的真实价值更远。现代整容术已经能够把一张脸变成另一张脸,但在新脸皮下面的仍是那个旧人。如果不通过镜子,人是看不见自己的容貌的,常常也是想不起自己的容貌的,而这并不妨碍他做一切事情。镜子代表着别人的眼光,人一照镜子,就是在用别人的眼光审视自己了,因此,其实他所关心的是别人对自己的观感。按照他的虚荣的程度,这别人可以是某个意中人、一般异性或广大而笼统的人群。
虚荣是难免的,怎奈人生易老,红颜难久,这是谁也逃脱不掉的规律。好在绝大多数人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调整自己的心理,克服在相貌方面的虚荣心。事实上,在不同的年龄段,相貌的内容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对相貌的感觉和评价也在随之改变。年龄越小,相貌的美就越具有物质的、生理的性质,因而彼此也越为相似。譬如说,天下的娃娃都一样可爱,那是一种近似小动物的美,表现为稚气的表情、娇嫩的皮肤、憨态可掬的动作。少男少女的美洋溢着相同的青春朝气,但我们也能发现,其中有些人因为正在形成的优秀个性而显得更具魅力。对于一个成年人的外貌,我们一般不会对其物理性方面例如五官的构造、皮肤的质地给予高度评价,而是更加看重其所显现的精神内涵。
总之,在到达成熟的年龄以后,一个人相貌中真正有吸引力的是那些显现了智慧、德行、教养、个性等心灵品质的因素。至少就男人而言,这基本上是共识,聪明的女性也是这样来欣赏男人的。那么,女性是否也应该这样来欣赏自己,或者男性是否也应该这样来欣赏女人呢?我认为是的。哪怕是绝色美人也免不了有迟暮的一天,世界上再高明的美容术也不能使美色永驻。因此,女人在中年之后仍然一心要以色媚人,这至少是不明智的。能够使女人长久保持魅力的也是容貌中的精神特性,一个气质高贵的妇人虽然未必像妙龄美女那样令许多男人神魂颠倒,但却能获得男人和女人的普遍敬慕。请不要说这不是一种女人魅力,无论男人魅力还是女人魅力都决不是纯粹的生理特质,而永远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另一方面呢,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必须顺应大自然的安排,在不同的季节收获不同的果实。
关于哲学的四个问题
作者:周国平
1、哲学就是谈心
公元前5世纪是哲学的世纪,东西方各有圣人出——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奠定了中西两千多年的精神传统。这两位大哲,一生致力于做一件事,就是和年轻人谈心。他们都不设课堂,不留文字,谈心是他们从事哲学的主要方式。只是到了身后,弟子把老师的言论整理成书,于是中国有《论语》,西方有柏拉图对话录,成为中西哲学之元典。
一个人要和别人谈心,必须先和自己谈心。孔子和苏格拉底想必亦如此,是把和自己谈心的所得告诉了学生。和自己谈心,这正是基本的哲学活动,而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进行的。
你也许会说:谈心还不容易?且慢,请回想一下,你有多少时间是在和自己谈心?我们平时忙于事务,和自己谈的——也就是脑中想的——多半也是事,怎么做某件事、怎么与人打交道之类。陷在事之中,这个状态是最不哲学的。不过,只要愿意,你又是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和自己谈心的,而养成了这个习惯,就是进入了一种哲学的生活状态。
2、哲学开始于惊疑
谈心谈什么?谈宇宙,谈人生,总之是谈大问题。从事中跳出来,看宇宙和人生的全景,想大问题,你的心就会变得开阔。
柏拉图有言:哲学开始于惊疑——惊奇和疑惑。惊奇,面对的是宇宙;疑惑,面对的是人生。无论人类,还是个人,一旦对宇宙感到惊奇,对人生感到困惑,哲学就开始了。
在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开始于仰望星空,早期哲学家多半是天文学家。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总是专注于抬头看天,有一回不慎掉入井中,因此遭到身边女仆的嘲笑,笑他急于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地上的事物。我替泰勒斯回答她:宇宙无限,人类的活动范围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事情而不去探究天上的道理,岂不是更可笑的无知?
到了苏格拉底,希腊哲学发生了一个转折。按照西塞罗的说法,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召唤到地上来的人。他的哲学聚焦于人生,看见人们似乎明白实际是麻木地生活着,他就用追根究底的提问使之产生疑惑,激励其开始思考人生。他的这种做法得罪了许多人,因此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宣判之时,他在法庭上说出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康德说:世上最使人敬畏的两样东西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哲学无非是做两件事,一是思考头上的星空,宇宙的奥秘,二是思考心中的道德律,做人的道理。所以,可以这样给哲学下定义: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思考。
3、孩子都是哲学家
人们常常说哲学玄虚、抽象、艰涩,其实不然。用哲学的定义来衡量,你会发现,孩子都是哲学家。举我的女儿为例。四岁时她问:“天上有什么?”妈妈答:“云。”问:“云后面呢?”答:“星星。”问:“星星后面呢?”答:“还是星星。”问:“最后的最后是什么?”答:“没有最后。”问:“怎么会没有最后?”妈妈语塞。她又问:“第一个人是从哪儿来的?”答:“中国神话说是女娲造的。”问:“女娲是谁造的?”妈妈也语塞。女儿五岁时知道人长大了会老会死,因此常说一句话:“我不想长大。”有一天自语:“假如时间不过去该多好,我就不会长大了。”然后问我:“为什么时间会过去?”我同样是语塞。其实,做父母的只要留心,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问过类似的问题。这类问题之所以回答不了,原因不是缺乏相关知识,而是因为超越了知识的范围,是所谓终极追问。这正是哲学问题的特点。请回想一下,在童年时代,当你仰望星空之时,何尝不是对宇宙之谜怀有一种神秘感?当你知道生必有死之时,何尝不是对生命意义产生了一种困惑?反过来说,面对浩渺宇宙不感到惊奇,面对短暂人生不感到疑惑,岂不是最大的麻木?所以,哲学问题绝不是某几个头脑古怪的哲学家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而是人生本身就包含着的。如果你葆有孩子般纯真的心智,它们一定仍然是你的问题。
4、哲学没有标准答案
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思考——在这个定义中,请注意两个关键词。其一,根本问题。哲学不只是方法论,如果你撇开根本问题,只是琢磨用什么聪明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枝节问题,你就仍然与哲学无缘。其二,思考。哲学不是教条,如果你放弃独立思考,只是记诵一些现成的结论,你离哲学就比没有学这些教条的时候更远了。哲学上的根本问题,比如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原是没有最终答案的,更不存在所谓标准答案。如果有一种哲学宣称能给你一个标准答案,那一定是伪哲学。哲学的原义是爱智慧,什么是爱智慧?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是最好的注解,就是绝不肯糊里糊涂地活,一定要想明白人生的道理。可是,教条式的哲学教学做的正是相反的事情,恰恰是要给你一个不思考的人生。所以,我认为必须改革我们的哲学教学。哲学教材应该以问题为核心,辑录大哲学家们的相关著作,让年轻人知道人类最伟大的头脑在思考什么问题,有些什么不同的思路。通过这样的学习,唤醒你心中本来就存在的类似问题,使你对它们的思考保持在活跃和认真的状态。达到了这个效果,你就是真正进入了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