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依然是熟悉的老朋友,探讨的话题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是我们这次再谈盲人文化,不仅仅对于一些视障朋友的行为,例如所谓的盲态进行梳理,而且想要引发大家进一步思考这些所谓主流社会希望我们视障者改变的面貌背后的意义和由来到底是什么。嘉宾虽然都是天赋盲,但是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一个是从小在融合教育下被教育并且很早认同了非视障者的行为表现模式,另一个则从小在盲校长大,一直以来认同的行为模式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挣扎和冲突。而主播作为中途失明者,用自身的经验似乎也填补了其他两位嘉宾的认知空白。虽然大家在播客中有所辩论,但是其实我们的观点和态度还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不管你的行为是什么,最终采取哪一种行为模式,是我们的选择权。然而,对于试图强制想要改变自己或者别人的朋友,希望你们多一些同理心,少一些标签和偏见。    本期播客中大致提到了以下盲人文化:(1)视障者用耳朵“看”东西,那么我们用耳朵对着别人说话不可以吗?趴着说话省力得很,为什么要我们挺直腰板假装“看”着对方呢?(2)亚眼睛很舒服,那是种拥抱和安抚的感觉,非视障者有认真去体会过吗?(3)视障者经常被误会是所谓的“疑心很重”,是因为我们在讯息的接受方面相比视觉拥有者来说会很不平等,所以会经常问东问西。这是好奇心,而不是疑心。(4)视障者在亲密的关系中,可能会更加贴近,并且会配合触碰来进行交流,因为这种交流是能够感知到彼此的各种身体讯息的。就好像你和自己的小宝宝相处,互相贴近,彼此感受着对方的那样,所以母亲们都能够知道宝宝的各种内心需求。(5)筷子的使用和汤匙的使用也是一种选择,在盲校比较少教学使用筷子,特别是视障者用盲文,不需要学习用手指来控制笔,所以学习筷子也没有可迁移的技能基础。    总之,盲人文化是一套值得被反思和尊重的行为和思考模式。希望这种多样性能够被更多人了解,包括盲人朋友自身也可以更多的反思和觉察,在顺应主流社会的期待的过程中也不妨想一想为什么一定要那样做,有必要的社会化当然重要,但是理解你自己,自在做自己也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