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我们一样,自称“文艺青年”吗?我们从文青的身份出发,讨论了若干在欣赏文艺作品时遇到的困惑:如何欣赏与自己价值观相悖的作品?对于那些抽象的文艺作品,什么才是“看懂”?审美是否也有舒适区和鄙视链?这个话题一共分成两集发布。【声音目录】1:14 “悲指”有听友群啦,以及一段听友的留言——“无用”却有共鸣的播客4:50 “文艺青年”这个标签的意义及刻板印象8:06 在具有女性意识后,重看金基德的电影,我对他的作品表达的价值观感到不适却又被其美感所吸引9:12 艺术表达与输出价值观的张力常常难以和谐统一11:10 观众可以从作品中看出艺术家对待现实的个人观点13:14 艺术创作需要是真诚的,我们无法要求创作者是绝对正确的、是完美的14:48 艺术家的价值观让我们不适,可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局限性16:00 “正确”的标准是多样的,我们不该用“正确”去限制创作与表达19:10 《无依之地》只有白人演员政治”不正确“吗?21:24 正确且艺术价值也很高的艺术作品是存在的27:13 奥斯卡的“正确”无可厚非且有其价值29:23 艺术家的表达应当离“政治”越远越好吗?33:04 一些与我们价值观不符的作品并不是为了“宣扬”“不正确”的价值观36:55 《包法利夫人》带给我们的困惑、思考和观察40:36 人们总是想要为复杂的事情寻找一个简单的出口43:21 下集预告:文青的焦虑 | 什么才是看懂一部作品?审美是否有舒适区/鄙视链?【本期提到的内容】(播客)《悲观生活指南》EP01 裸辞可以解救社畜人生吗(播客)《悲观生活指南》SP1 既已悲观,何必指南?|真诚的表达,共情的力量及创作的快乐(电影)《弓》(电影)《坏小子》(社评)新华网转载光明日报 《正确的价值导向是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电影 )《无依之地》(Nomadland)(电影)《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电影)《月光男孩》(Moonlight)(电影)《82年的金智英》(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小说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主播:Wei、Michelle剪辑:涵、Wei文案: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