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全诵《道教师承》

崇全诵《道教师承》

2022-03-12    26'39''

主播: 🐇崇全🥕

102 0

介绍:
道教师承 道之三宝者:道、经、师也。若不皈依三宝,必致沈沦邪道,颠倒昏迷。凡修真学道之士,志心皈命者,须作难得遭逢之想。成仙成道,成圣成贤,莫不从此,三皈依起首。何以故?盖性命生死,大事因缘,微妙秘密,难可见闻。 最上乘解脱妙法,若无师真垂慈开示,引诱灵机,安能顿悟大乘正宗,渐入虚无妙道,而不致堕落邪见,错入旁门也耶。 《仙经》有云:“皈依师宝者,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从何学最上乘?从何不落邪见?师也,学道者不可无师,无师者不足以通经了道。 故《仙经》云:“道本虚空,无形无名,非经不可以明道。道在经中,幽深微妙,非师不能得其理。” 我龙门第七代律师王常月祖师早已点名师承之要,然今日,尚有人众四处宣扬摒弃师承,可无师自通之言,丹经道法网上可学,要师作甚之理。实乃背道而驰,误人子弟。 古仙云:“若无师指人自知,天上神仙无住处。”《悟真篇》云:“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 这弃师之说,岂非三宝不全?还是古仙笨愚?若是有心人察之,即可知此些人皆是未曾经师教导的初学之人的愚迷之言。还有者不通大道之理,欲辩以道祖何以无师而得自通?然则是人不知。 汉时,天师张道陵曾得太上老君降于蜀中鹤鸣山,传以真经道法,赐天师之职,立正一盟威之道以度化众生。 而道祖太上老君,乃是先天尊神,太初之时一炁所化,生而知之,后因布道下化老子乃于人知,更何况大道本虚无,一切道法生之于道,而道又从何而学?虚无归元之理,悟者自知。 求道之子亦要珍惜法缘,万万莫去等个什么“师寻徒”,此等守株待兔之理,古有此事,却皆是因其人道缘深厚、道心坚定感得仙师而引,此非凡夫所能比。 汝等可见了几个师父亲屈膝上门寻徒,宁教贱身不贱道。师寻徒之说常有二事,一为玄师择徒于梦中,此乃有宿缘者,或功德俱全者感天所降,善人莫要执此,皆是自然之事,凡夫不识真仙真魔,稍有不慎即落入魔网,必先有明师引导,其二者后文有叙。 莫以凡心断了天心,还有者不明皮囊是假,以表象为真。有以仙风道骨以为高者,有以年老者为高,却不知着道装之人未必是个真道,年岁近百也未必是真仙。 小道说句悚人之言,古来上界仙真化作八岁孩童度人之事并非没有,只道诸人凡眼不识,只认个表面皮囊。弱冠之子亦可道高伏虎,白发凄凄未必就见了天心。 师父想要寻个高徒先需考量德行,徒弟想要寻个明师亦要察其德表。诸善欲求个明师高师,亦是人之常情。 然道有三千六百法门,需择合己身者而修,方得成就。投师之事亦复如是,还需师徒能够同心有得道缘。 师徒初遇,非直接传道授法,往往以考验其心性德行为先。古常有磨性十年八年而不传一法之者,而弟子亦可以此时日了察师父,是否德才匹配,方可安心追随。 至师徒同心之日,方是 “师寻徒”,依其禀赋授其法理。若有幸得遇明师传授真道,必将把道修之于身,行之于世。自然人天敬仰,南宫列仙 道教拜师收徒,非常繁琐和慎重。说其繁琐,在于道教师父收徒必经诸多程序,焚香奏表、诵经礼忏,另有弟子宣读拜师帖表明入道修行之决心,而师父亦需奏表书符,让入门弟子起誓、焚香,跪拜三清道祖以感恩道祖慈悲、得闻正法,跪拜历代宗亲以不忘祖宗恩德,跪拜师父以承法脉使道门昌隆。道教门派众多,各门派皆有道术传承,多师徒口传心授,秘而不宣,因而道教师父收徒必定审慎,须量才授术,且“宁可道术不传,不愿所授非人。”正因为如此,道教师父收徒,必定以其品德为重,如此方能厚德载物,方能驾驭道术。 因而,道教师父不会随便收徒授道,一般会经过一段时间考验,不仅看弟子的人品,还得看其仙根是否厚重,否则即使从师学道多年,若不得真传,也只能成为皈依弟子或记名弟子,还不能算真正的玄门弟子。 道教收徒较为慎重,多由道教的性质决定的。老祖天师张道陵创道教于东汉末年,以老子为教主并尊为太上老君。道教信奉长生成仙之术,并以“遣神使鬼”之符箓道术为其最大的特征,攻于丹道、显于医学。因而,道教也是一种神秘的宗教。 道教的师父多以弘扬道法为首要,无论丹道修炼还是法术传承,皆是传道,所以,若得品行端正、拥有慧根的弟子,实乃门派之幸事,也是道教之幸事,因而,向这些弟子费心传授道法,是天经地义的。 否则,道法不传则难以了道,而若遇可传之人而不传,是为私心,则离道而背德,也不可。老祖天师七试赵升,可见得爱徒之不易。简言之,道法始创于老祖天师,师徒代代相传而香火不决,师父也仅是传道之使 者。 道教是中国人自己的宗教,其传承体系异常严谨。不过,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师父仅仅是度师,即将自己引度入玄门之人,有了师父,就意味着已走近那玄妙无比的道,接下来的事,便是认真虔诚修 行。 若遇迷惑处,或自悟,或求于师父,或访道,如此才能精进。因而,师与徒的命运便通过道仅仅绑在了一起,从茫茫人海中的素不相识,到修行路上的同舟共济,这就是求道之路,其终极目标,是永恒。 弟子拜师,必宣读拜师贴并当众在祖师坛前立誓,不悖理大道、不违于师训、不偷盗邪淫之类,誓言一出,天地皆知、鬼神悉闻,若有丝毫悖离,自遭报应,故不可懈怠。也许有人觉得这只是危言耸听罢了,其实不 然。 在道门之中,违背祖师宝训门规,视为欺师灭祖,须知,拜师时神坛前所发过的誓言很可能成为报应的导火线,不可不慎呀。 实际上,拜师入道之后,若有条件,在家中或其他场所设坛,每日供奉香花灯果是道教修行人当为之事,若无条件则无妨,但也需定期朝拜、供奉祖师、供养师父及道众,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因为根据道教的传统,师父一旦接收门徒,即开始为弟子承担相应的因果,正如家中孩子犯事则先责罚家长,道理是一样的。 因而,这些情况虽然不被弟子重视,但作为师父是最清楚的。因而,从尊师重道的角度讲,尊敬师父并定期供养师父,实为孝道,孝不到则事不顺,师不尊则事不成。作为道教弟子,这些道理是应该明白并铭记于心 的!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此话一点不假。道教中讲究事师如父母,因而,作为弟子必当谨言慎行、恭敬有加,不可猜忌、戏谑甚至诬蔑师父,否则即是不尊。师父在侧,则弟子当恭恭敬敬。古时拜师,必当与师父同食同住,伺候师父饮食起居,才算尽弟子本分。 当然,时至今日,师徒亦未必能时时相守于坛前,特别是红尘之中杂务繁多,多不能每日孝敬师父者,人之常情,但最起码须对师父嘘寒问暖、择机探视师父并定期供养,弟子须尽孝心。 不过,如若这些都做不到,则至少不可对师父心存怨怼甚至恶语相加或诋毁师父,如此则不仁不义,完全没了师徒之情分,不可也。若非得等师父开始清理门户之际方思悔悟,为时已晚。诸君可曾见过因品行低劣而被师父逐出师门之人有谁大富大贵长命百岁 的? 其实,拜师入道之后,师父就开始成为弟子的依靠了。很多人拜师入道之后便开始顺遂了,没结婚的结婚了,有灾难的也化解了,为何有此功效?如若固执地认为一切都是自己修来的福报,那或许已经错了,当自己尚无巨大的功德足以转运之时,是师父在为弟子承担灾劫。 当然,能成为别人的师父,不仅须凭借宿世缘分,还凭借无量度人的慈悲心,否则在祖师爷前磕个头还给弟子,缘分便尽,也不必再为弟子承担什么了。因而,作为弟子,你须明白一个道理:师父真的不欠你什么,就像父母不欠你什么一样。 从入道之初的信誓旦旦到对师父的不闻不问,甚至嫉贤妒能、反目成仇,其实,这一路走来,是你亏欠了师父,不仅亏欠师父,还亏了德行。作为道教弟子,这一点不可不知,否则悔之晚矣。 无论是正统道教派别,还是民间道教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法脉传承,传法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无论传承何种法脉,不仅要将各种神咒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还得学会各种手诀并熟练运用。 可见要学习道法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须常年累月练习方能熟练使用。此外,道教师父传法也有各自的规矩,很多门派有“法不传六耳”的说法,即符、咒、诀、步等均由师父单独传授,故而师父一般不会在众人在场时向多人传法诀。 讲道、论修行、修习经文等则无此禁忌。大部份法诀的传授有时辰方面的要求,还有的师父传法全凭神灵指示,若有仙师指点传法时机已到,则师父必当传授。 若有幸得师父真传,则应虔诚修行、加强学习、孜孜不倦、不辜负师父一片苦心。须知,道法并非师父所创,是通过门派中历代师祖一代代传承下来,故而,得到传承说明肩上多了一重使命。 要么振兴玄门道派,要么替天行道、普度众生,而且需要经历大劫小劫无数方能有所成就、不负上天。肆千百年来,很多法术为秘传,各门派有其特殊的符箓、密咒,请动不同的神灵,所用的符咒也有所不同。 符箓、密咒等多由师父亲传,且由师父亲自“敕封”,金口一开,万用万灵。这就是天机所在,所以,一般市场上有很多符箓、咒语类的书籍,有些好学之人会买些回家,照葫芦画瓢,能书符,也知道哪道符该用什么咒语,但用印和“敕封”则成为符箓是否灵验的关键。 若自己私刻一枚印盖之,未必灵验,因为任何门派道士用印都有规矩而且须通告列代祖师爷周知并得到允许才能灵验,否则只是狐假虎威,并没有真正的作用。这也是有些人画符灵验,而有些人画符则不起作用的原 因。 道教修行来不得半点虚的,尤其是学法者。若不懂此中门道,切不可擅自使用。若无正式的法脉传承,最好不接触此类法事,劝人向善就好,免得为自己招来祸殃。 作为修行人,不必急于学法,先以修行为重,修好人道,再悟仙道,以道御术,以术弘道,以善养德,以德培道。如此方可窥天道,得以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