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常识一百八十问(31—51)

道教常识一百八十问(31—51)

2022-03-29    30'15''

主播: 🐇崇全🥕

225 0

介绍:
道教常识一百八十问(31—51) 31、问:道教怎样解释天人感应? 答:道教将“天人感应”纳入教义,认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能够相通。道教有关“天人感应”的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是从天地与人体相类这方面来解释。《云笈七签》引《**************************************************************************************************************************************************************************************守”。所以,人的内丹修炼可以与自然相通,得天地之精华。第三,是从人的言行受到天的监视这方面来解释。 32、问:全****要教义是什么? 答:根据《道德经》,全***张无心忘言、柔弱清静。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注重修行,分为*****************************************************张功行双全,以期成仙证***************要是修养精神,即性,也称为性功,全*****************张济世度人。 二、道教文化 33、问:道教对中国哲学有何影响? 答:道、儒、释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三大支柱,也是中国哲学的主要内容。因此,道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就表现为对儒、释二家的思想影响。道教与儒、释的相互关系,是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这从东汉道教产生以来即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从而也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所以,忽视道教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不了解道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便不可能全面地了解中国哲学的历史和它的发展规律。 34、问:道教哲学是根据何种哲学? 答:道教哲学是在道家哲学基础上融合儒、墨、法、阴阳、神仙等诸子百家而形成的,以探讨、研习、证悟大道,从而达到参赞天地造化,体悟大道生化之机,修********************************************************************************************************************************************************************************************************************************************************************************************************************************************************************************************************************************************************************************************************************************************************************************************************************东方,火主南方,金主西方,水主北方,土主中央。 39、问:八卦的称呼和代表的涵义是什么? 答:八卦为:乾、坤、坎、离、震、巽、艮、兑。 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坎卦代表水,离卦代表火,震卦代表雷,巽卦代表风,艮卦代表山,兑卦代表泽。相传“八卦”是伏羲氏所创。后道教经籍吸收阴阳八卦思想以衍经义,特别用以指导修炼内外丹。□ 40、问:子午时是什么时间? 答:深夜二十三点至凌晨一点为子时,上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为午时。(现代时制二小时为一个时辰)。 41、问:天干和地支是什么? 答: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为六十甲子。□ 42、问:十二黄道日歌内容? 答:子午临申地,丑未戍上寻,寅申居子位,卯酉却在寅,辰戍龙位上,巳亥午中行。一青龙黄,二明堂黄,三天刑黑,四朱雀黑,五金匮黄,六天德黄,七白虎黑,八玉堂黄,九天牢黑,十玄武黑,十一司命黄,十二勾陈黑。 此亦即:“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十二字黄道法。□ 43、问:明正统《道藏》分类有:三洞,四辅,十二类,其具体名称? 答:三洞者:洞********************************************************************************************************************************************************要教派。 在东汉时,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太平道在黄巾起义失败后即湮没无闻,五斗米道后来称为天师道、正一道。在两晋南北朝时,又先后出现了南天师道、北天师道、楼观派、上清派、灵宝派、葛氏道、李家道等。 上清派从陶弘景以后又称为茅山宗,在隋唐以后成为道教的主流。到北宋以后,茅山上清、阁皂灵宝、龙虎天师形成三山符籙道派,逐渐受到统治者尊崇。两宋之际,北方还出现了*******************************************************************************************************************************************************************要派别是全***************要传播于江西、江苏、上海、福建等地,其他地区的道士则大多属于全***************************************************************************************************************************************************************************************************************************************************************************************************************************************************************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经常仪式,静室思过,让病人或教徒在静室忏悔自己的过失。第二种是请祷仪式,称“三官手书”,即在纸上书写病人姓名,表示服罪的意思。第三种是祭神仪式,尊崇太上老君及九州土地之神。 主要教义思想是:“道”为“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就是“道”的化身,尊崇老君为五斗米道的尊神。并创立了较为系统的道教**仪范,史称:南天师道。唐、宋以来,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到元代演变为“正一道”。 47、问:什么是太平道? 答:太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东汉灵帝熹平(西元172~178)年间,由张角创立,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社会黑暗,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张角以“太平”理想为号召,吸引了广大苦难的民众。张角将全国太平道的组织划分为“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管理“方”的神职人员,称作“渠帅”;张角是太平道的最高领导,自称“大贤良师”。 太平道有其特定的宗教仪式。一种是以符水治病,大贤良师或渠帅持九节杖,为信徒用“符”祝祷,随后让病人饮下符水。另一种是跪拜首过,患有疾病或犯有过错的人,叩头跪拜,诉说自己的错误。 张角在经过周密的布署后,预定甲子年甲子日,即汉灵帝中平元年(西元184)三月五日起义。口号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简称“黄天太平”。起义者皆著黄巾为标识,故称“黄巾军”。后被镇压而失败。以后太平道在民间仍有秘密流传。 48、问:什么是真大道教? 答:真大道教,原名“大道教”,是道教派别之一。金初,刘德仁所创立,后传至郦希诚,受到元宪宗(西元1251~1260在位)的赏识与支持,被赐名为“真大道教”。遵循老子“清静无为”、“少私寡欲”、“慈俭不争”的宗旨。要求教徒忠孝诚谦,去恶扬善,绝欲忍苦,利民爱物,不尚符箓,不提倡“飞升化炼,长生久视”之术。六传至孙德福,至元五年(西元1268)奉诏统辖诸路“真大道”。又三传而至张清志,其教益盛,授“演教大宗师”、“凝神冲妙玄应真人”。教徒遍及黄河流域与江南一带,经十余传而衰落。 49、问:什么是太一教? 答:太一教,是金代初叶由萧抱珍创立于卫州(治所在今河南汲县),道教宗派之一。因传“太一三元法籙之术”,或称“取元气浑沦,太极剖判,至理纯一之义”,故名其教曰“太一”。教旨以老子之学修身,认为“做仙做佛不难,只依一弱字便是”。又以巫祝之术济人,“祈禳诃禁,罔不立验”。其教传嗣有秘籙法物,继法嗣者皆改姓萧,即以祖师之姓为姓。因其以符箓济人,故与全真道、真大道教相异。四祖萧辅道,五祖李居寿(入道改姓萧)。因元朝重视,其教进入全盛时期。太一教传至六、七祖后,逐渐融合于正一教派。□ 50、问:什么是正一道? 答:正一道又称“正一教”、“正一派”,原为五斗米道,为东汉顺帝时张道陵祖师所创。元以后,为道教上清派、灵宝派、天师道等符籙派的总称,与全真道同为道教的两大派。宋理宗封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