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常识一百八十问(141—150)
141、问:许逊天师是何来历?
答:许逊 “许天师”,为晋代道士,字敬之,南昌(今江西)人,又称“许真君”。晋太康元年(西元280年),许逊举为孝廉,时年四十二岁,拜为蜀地旌阳县令。从政期间,公正廉明,吏明悦服,民众感其恩德,遂立祠供奉其像,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许旌阳。东晋宁康二年举家从豫章西山(今江西南昌西山)白日飞升。乡人与其族人共立祠以祀之。北宋徽宗政和二年封为“神功妙济真君”,因于皇帝梦中显灵,为其疗疾,帝遂为其庙赐额为“玉隆万寿宫”(江西南昌西山)。元朝时,道士刘玉用“净明”作为教派名称,主要经典为《净明忠教全书》,并奉许逊为教祖,创立“净明忠孝道”。后来道教将其与张道陵、萨守坚、葛玄共为四大天师(简称“四真”)
142、问:萨守坚真人是何来历?
答:萨天师,又称萨真人,名守坚。西河人,生于元符庚辰(西元1100年)九月廿五日。自称汾阳萨客,少有济世利人之心。尝学医误用药杀人,于是弃医学道。曾师从于第三十代天师虚静先生、林灵素及王侍宸。虚静先生传其咒枣秘术,王侍宸传其雷法,林灵素传其宝扇一把。萨守坚学成秘法后,用咒枣术济贫拔苦,用雷法铲奸除害,用宝扇为民报冤。于是道法大显,闻名遐迩。后被玉帝封为“都天宗主大真人”。在道教中其与张道陵、葛玄、许逊共为四大天师。
143、问:三茅真君是何来历?
答:三茅真君,为汉代修道成仙的大茅君茅盈、二茅君茅固、三茅君茅衷三兄弟,是道教茅山派的祖师。《梁书·陶弘景传》载:“句容之句曲山,此山下是第八洞,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围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此掌山,故谓之茅山”。他们大约是汉景帝时候的人。南北朝时,三兄弟俱修成仙。宋时,太宗、真宗封他们为“真应真君”、“妙应真君”和“神应真君”,统称“九天司命三茅应化真君”,后世称之为“三茅真君”。
144、问:寇谦之是何来历?
答:寇谦之是北魏时(西元365~448年)道士。字辅真,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人。早年学张鲁之道,经年无效。十八岁从成公兴入嵩山,修道七年。神瑞二年言太上老君授其“天师”之位,并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令其“清整道教”;又授予导引、服气口诀。始光元年,由宰相崔浩之助,于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建天师道场,称新天师道(后人称之为北天师道)。太武帝尝亲至道场受道箓,自称“太平真君”,改元为“太平真君元年”。此后道教在北魏受到各代皇帝的崇奉。□
145、问:陆修静是何来历?
答:陆修静是南朝宋时(西元406~477)道士,早期《道藏》的编辑者。字元德,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东)人。笃好文籍,旁究象纬。早年弃家修道,好方外游。元嘉末在建康(今南京)卖药,后去庐山修道。宋明帝泰始三年奉命至建康,居崇虚馆广收道经,加以整理甄别,集经戒、方药、符图等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分为三洞,奠定了《道藏》的初步基础。宋徽宗时封为“丹元真人”。
146、问:陶弘景是何来历?
答: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西元456~536年)道士,是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人。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句曲山(茅山)。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研究。
147、问:何为道教五祖?
答:道教五祖有南北二派。据吕祖全书仙派源流云:“大道之传,始于太上老君,而盛于吕祖。溯其源,少阳帝君得老君之传也。盖少阳帝君王玄甫,传正阳帝君钟离云房。钟离祖传孚佑帝君吕纯阳。吕祖传海蟾帝君刘成宗;又传重阳帝君王德威”。按此系为北派五祖,系出少阳祖师一脉传承者也。
148、问:少阳帝君仙迹如何?
答: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为第一祖。姓王讳诚,字玄甫,号少阳,又号东华子。系天仙东王公所降生,故亦称为东华帝君,生于战国时。据《金莲正宗记》云:东华帝君生有奇表,幼慕真风,白云上真见而爱之,曰:“天上谪仙人也”。乃引之入道,授以青符玉篆,金科灵文,大丹秘诀,周天火候,青龙剑法。东华得之,拳拳服膺,三年精心,尽得其妙。遂隐居於昆仑山烟霞洞,结草庵以自居,额曰“东华观”。度门人正阳子钟离云房,嗣法弘教。元世祖至元六年正月诏封其圣号为“东华紫府少阳帝君”。后元武宗又加封为“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道帝君”。
149、问:正阳祖师传略如何?
答: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也称正阳帝君,复姓钟离名权,五代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人,号和谷子,一号正阳子,又号云房。面容慈善,身材魁梧,美髯俊目,身长八尺。历仕汉、魏、晋为将军,后因兵失利,退隐终南山,得东华帝君授
道真诀,复隐晋州羊角山,于正阳洞修炼登仙。强调内丹炼养,创内丹药物、采取、火侯之理论,崛起内丹道之先声,故被全真教尊为北派第二祖。元世祖诏封其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正阳开悟传道垂教帝君”。
150、问:纯阳祖师圣迹如何?
答: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也称孚佑帝君。姓吕讳岩,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唐德宗贞元丙子年四月十四日巳时,众见一白鹤,自天而降,飞入其母房中,随即吕祖降生。山西蒲坂县(今山西济县)永乐镇招贤里人。传说唐代咸通三年六十四岁进士及第。后游长安,遇钟离权,经过“十试”,乃授以“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丹秘文”。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其修行以慈悲度世为成道路径,改丹铅与黄白之术为内功,改剑术为断除贪嗔、爱欲和烦恼的智慧,对北宋道教教理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北宋宣和元年诏封为“妙通真人”。元世祖至元六年,封为“纯阳演正警化真君”。至大三年加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