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32 | 从「中英夹杂」谈起:语言混杂性和失语的南方 ft.例外状态

JC32 | 从「中英夹杂」谈起:语言混杂性和失语的南方 ft.例外状态

2021-11-08    95'12''

主播: 各站停车 | Local FM

258 1

介绍:
语言与观念类似,依托着多元的现实,却遭受着某种单一化的想象。我们常在播客或综艺节目的评论区看到,讲者的口音、腔调,甚至夹杂英文,都会被猛烈地吐槽。对语言纯洁性的想象,隐秘地根植于人们观念的深处。“中英夹杂”为什么激起许多人的情绪?“中日夹杂”也会如此吗?我们的文化里,为何对“书同文”如此尊崇?本期我们与「例外状态」主播诡谲子一起,从「中英夹杂」、「中日夹杂」等语码转换code-switch现象,聊到语言的纯洁性与本质主义的迷思,经由文学创作与离散经历;最后我们落脚于食物与都市性背后的文化杂糅,畅想了不一样的主体身份认同。在中心与边缘的二元关系中,我们也面临着对自身状态的再定义,需要重新思考混杂性的意义。食物和语言一样,承担了体现身份的作用,你在何处,你吃什么,同样可以反映你的观念。希望这次对谈,能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视角。| 对谈人诡谲子(「例外状态」主播)、蛋妞、小盒子| 本期你将听到04:35 中文播客现状与评论区常见的“中英夹杂”吐槽10:15 “语码转换”作为一种心理机制,有利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可溯源性18:47 共享「汉字」这一标记符号,让“中日夹杂”比“中英夹杂”更难察觉32:07 人们为什么会反感语言的混杂使用?41:13 对“语言纯洁性”的迷思:预设一种本质的、干净的“中心语言”51:20 德里达的抗议:声音的多元性 VS 书写的统一性58:14 解剖“传统的发明”:一种文化“应该”是怎么样的?69:03 大众化的写作语言,无法呈现在地的丰富与特殊73:40 《后殖民食物与爱情》里的食物与身份交融82:10 要写些什么,才能在文学里捕捉当下城市的细节?91:22 “港式奶茶”式的戏仿与反叛,在“根茎”的离散之间,生成我们的主体| 提到的书阿希克洛夫特 (Ashcoft,B.) 等:《逆写帝国:后殖民的理论与实践》,任一鸣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黃錦樹:《馬華文學與中國性》,麥田出版社,2012年也斯:《后殖民食物与爱情》,作家出版社,2013年德里達:《论文字学》,《他者的單語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