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54 | 二舅的苦难:社会病理,能在心理层面自我治愈吗?

JC54 | 二舅的苦难:社会病理,能在心理层面自我治愈吗?

2022-07-29    57'53''

主播: 各站停车 | Local FM

533 1

介绍: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视频火爆全网,引发热议,其中涉及到的“苦难叙事”仍然值得探讨。为何苦难叙事的逻辑长盛不衰?安贫乐道,和美化苦难的边界在哪里?具体的现象是当下的,但背后的情感机制则是脱时效性的,它有着心理学的基础,也会在未来不断重演。本期既是一场即兴对谈,也是一次省察未来的尝试。因为类似的苦难叙事还会出现,而同样的争议也难以休止。我们认为,当下流行的趋势,是把社会的病理,收敛在个人的内心层面,做一种心理层面的自我消化;把创伤与苦难,托付于内心的宁静,而由此萌生的“心理主义”,正所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并不是一剂有建设性的药方。“二舅”是幸福的,但“二舅”的幸福却无法传染,从他身上我们不仅能找到一碗鸡汤,还能发现一面透镜,让我们深化对社会和心理的观察。| 说话的人蛋妞、小盒子心理学博士 李老师| 本期你将听到Part1.“二舅”文本的解析03:35 对视频的初步观感:比起情绪性的感动和不屑,更多的是学理性的好奇09:05 “精神内耗”是一个心理学的生造词10:52 标题里的修辞学技巧:“我”的模糊化,自我代入的刻意空缺14:59 三个补丁:肯定各种情绪的存在,肯定作者的创作能力,肯定二舅的顽强精神Part2.社会病理学在个体心理层面的自我消化27:14 社会的各种问题,都被丢给了心理学来解答、来治愈32:01 在公共讨论中,谈心理是最没用的,谈法律和金钱更有用34:34 跨世代对比,是一种“鸵鸟式”的归因39:01 第一快乐是不对别人负责的,第二快乐是不回头看的:这是没心没肺41:28 心理学层面的自我合理化,是对创伤与苦难的应激机制50:41 降低自己的预期,就能自我麻醉?54:15 被逆练的“后浪”精神续作:从私人体验到公共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