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日报20161026(传播國學,感恩有您)

國學日报20161026(传播國學,感恩有您)

2016-10-26    04'48''

主播: 一起用声音提升维度空

89 2

介绍:
【国学日报】   【山中宰相】   ■南朝时,有位著名的道士叫陶弘景,他是道教上清派的代表人物,隐居茅山,屡聘不出,而梁武帝偏偏又经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南史·陶弘景传》就记载 :“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   ■南京有座句曲山,传说汉代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炼成仙,所以又称为茅山,是一座道教名山。梁武帝知道陶弘景隐居茅山,是个奇才,几次想请他出山做官,但陶弘景却态度坚决,坚辞不出; ﹢﹢﹢﹢﹢﹢   ■于是,梁武帝萧衍经常派遣使者,带着皇帝的信件风尘仆仆地前往茅山,得了陶弘景的回书又急匆匆赶回,有时遇有重大事件,往来频繁,前头刚刚派人捧着诏书、敕告出发,马上又加派使者去催办; ﹢﹢﹢﹢﹢﹢   ■史书上称,当时梁武帝对陶弘景“书问不绝,冠盖相望”,意思是书信、问候不停的传递,使者车辆在途中一辆接一辆,可以相互远远地望见。皇帝的诏书采得急了,陶弘景就画了一幅画让人带给武帝; ﹢﹢﹢﹢﹢﹢   ■画的内容是:两头牛,一头散放水草之间,自由自在,一头锁着金笼头,被人用牛绳牵着,并用牛鞭驱赶。梁武帝看了诗和画,领会他的用意,就不再强迫他出来做官了,但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谘问”,故当时人称之“山中宰相”。由于王公贵族“参候相续”,干扰很大,后来,陶弘景索性在山中建了一幢三层楼房,“弘景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至其下”,关门读书修炼,仍然与世无争; ﹢﹢﹢﹢﹢﹢   ■据说,梁武帝萧衍未曾做皇帝前,就和陶弘景是好朋友。萧衍初夺得大权预备立国,但取什么朝代名称,一时打不定主意,陶弘景根据当时流传的童谣,说其国号应当是“水刃木处”,拼起来是个“梁”字,萧衍采纳了他的建议,定国号为梁,事后,萧衍也让陶弘景为他探求长生不老的道理,炼制道教推崇的丹药。 ﹢﹢﹢﹢﹢﹢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