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坡,鹿鸣文学群同题:《翻阅阳光》
题记:
曾经,我刚开始学习诗歌写作时,总是盯着那些名家的作品,对身边同自己一样卑微的初学者,心里总是有一种不屑一顾的不言而喻。
时间不徐不疾走过了十几年,蓦然环顾周围发现,曾经令我羡慕的大师很多都枕着那些令人泪流满面的书稿安宁地睡去了。鲜花和杂草平等地陪伴在身边,同我夹着破棉被闯关东的祖先坟茔一样,有蚯蚓,蛐蛐和麻雀每日轮流统治着和谐的王国。每年清明节去烧荒祭拜时,那曾经的荣耀和流传下来的故事,我常常在火光熄灭前就忘记了。
为什么还要写诗,虚荣还是执着?圣殿离我似乎更加遥远,曾经迷幻的金色也在慢慢褪色。我是否需要改变一下生活去尝试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方式,我不止一次问过自己:能戒掉这个消磨大部分夜晚,让我心力憔悴的无聊文字游戏?诗带给我的痛苦和折磨远远大于带给我短暂的愉悦,如同处心积虑准备了很久的前戏,只为了三分钟证明自己还是个男人………..
《壁虎》
作者:慕雨
让自己慢下来,尽量压抑过于投入的抒情
飘移或回眸。拐角会告诉你
我体内的潮汐
现在我裸奔,追逐,用忍耐与长夜对峙
偶有落叶激起风的涟漪
适合猝然一击
弯月如钩啊,冰凉的何止是肌肤
不是我不够绅士
适当的断尾,瞬间让我的留白悠远通感
像一首诗,最好割掉最后三行
早上吹雪老师发给我的一首诗,似乎让我找到了一丝答案,和藉慰。诗,对于我来说已经成为属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即使割掉还会悄然生长出来多余的尾椎骨。
那就执手继续走下去吧,如同和一个永远絮絮的情人,痛却不肯放手。
——黑风马疯言疯语
一、《翻阅阳光》
——致诵读姐姐雨寒
文/梦中望月
以自然打底,一泓溪涧,淙淙
或轻或柔,或摁住,或拔高,或被倒提
每一个分贝,都拿捏的恰到好处
翻开纸张。遇见
每一场约会,都是一见钟情
心湖的悸动,能托举一茬一茬的涟漪
徐徐的盛开,再盛开
赋予月亮,更亮的光辉
折射的阳光,比海市蜃楼更美
时光轴上的点,交集后
立成纵轴,一高再高
作者简介:梦中望月,女,山西阳城人,中国侠客联盟群管理,侠客联盟微刊编委。以意向引导心底流淌的诗意,在一花一草中采撷感悟的留白………
二、《翻阅阳光》
文/何岗
翻出一座空空的山寺来
只有风和风的影子,在交错
月光压着月光,像压着一地
细碎的白银,一片雪亮
空旷的院子里,寂静深似海
静得令人心悸,也令人恐慌
几片叶子,突然从头顶的枯枝上
落下来,让人想起黑色的蝴蝶
我轻轻地退出寺院,听到
背后有人在叹息、在关门
作者简介:何岗,1963年生,甘肃静宁县人,研究生学历,现任兰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曾荣获“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甘肃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甘肃省社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二十余项。十二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至今已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出版一部散文集、十三部诗集。其中许多作品被《甘肃文学五十年》《中国当代诗歌选》《二十世纪华人文学诗歌卷》等文本选入。诗集《风起的地方》入选“陇原当代文学典藏丛书”诗歌卷,并荣获第十七届中国北方十五省市文艺图书奖,诗集《与你同行》,荣获中宣部、团中央、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颁发的“首届中国青年优秀文学作品奖”。
三、《翻阅阳光》
文/漠水之源
金色顶着辉煌,世人膜拜
滋生无穷的堕落
在黑色和白色的泥土里翻滚
即使死去,都要披上奢侈的华丽
厚葬已经腐朽的灵魂
一抹绿色,从未在阳光下生长
伟岸的躯体,是畸形的虚幻
即使嘲笑,我和你
只能四目相对
黑夜里
每个人都是一样
不可捉摸
深藏在魔鬼肋骨下的阳光
不是金色的光芒
翻阅,迫使骨肉分离
回归自然的色彩
爬行的蚂蚁,同样会审视
巨人腐烂的脚底
是否值得啃食
作者简介:漠水之源,江西省吉莲花县人。自人生中得感悟,于浮华中寻宁静,秃笔一支,文字几行,希望言之有味。作品散见于一些文学网站及诗歌网
四、《翻阅阳光》
文/兰泽儿
云南是一本画册
每一页,都洒满阳光
翻开石林,阿诗玛把阳光披在身上
背篓里装满云朵和阿黑哥的盼望
翻开大理,金花把阳光开在脸上
头顶风花雪月,敲响阿鹏哥的八角鼓
翻开丽江,胖金妹把阳光种在心里
挽手打跳,胖金哥的雪花银叮当作响
翻遍二十六个民族,我讨一片
七彩春光,装帧于丁酉年的
封面之上
作者简介:兰泽儿,本名吕悦,另一笔名筱枫。山东人。汉族。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鲁迅文学院作家高研班第30期学员。诗歌创作,主张随物赋形,自然写作。
五、《翻阅阳光》
文/陈舟
一道门,洞开
旧日阳光,仿佛
夹生着春柳扑进来
肃穆,行至此时
仅剩一种静谧。翻阅
阳光,柔软了冷硬的青石板
朱红的门窗,镂空
昨日斑驳的光
渴望,有人穿堂而过
还是初春的晨钟
参天的古树不愿见证逝久的辉煌
雕花的梁柱躲不过用旧的春波
一层层,脱落青白的光
作者简介:薛立昌,网名陈舟(立雪),河北保定涿州市人。农民打工者,纯文学,诗歌爱好者,混迹网络一年余,无文字见诸纸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