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外之意|我的对象可能想杀我

燕外之意|我的对象可能想杀我

2023-04-16    111'06''

主播: 燕外之意

69036 498

介绍:
燕外之意 · 第 75 期 我们这次的话题是:《那些危险/致命的爱人》。 我们会从享誉国际的犯罪学者所著的《致命爱人》出发,给大家分享在亲密关系凶案中凶手操纵受害者的常见手段、行为模式,操纵不断发展的几个阶段。希望借此帮助大家识别出那些危险的信号,以及厘清常见的迷思。 例如:社会很倾向于认为,家庭谋杀(大部分是杀妻/女友)是“一时冲动”的偶发事件,并不一定会重复,对社会危害性也“没那么大”。 这位享誉国际的犯罪模式专家就说:不是的。 它往往是凶手计划出来的,它是凶手围绕“操纵”这个核心概念,逐渐升级的一整套行为模式。 而且如果没有强力的外界干预,这个行为模式只会继续重复。(即,操控并杀害下一任伴侣)。 又比如在一些恶性伤人乃至谋杀的案件中,我们有时候会听到邻居同事评价凶手“看起来是个老实人,真没想到”。 但事实上,暴力和操纵往往是一个逐渐升级的过程,也并非无迹可寻。而是有一个清晰的行为模式的。 你有交往过这样的人吗?或许一开始,你只是隐约觉得“不对劲”,后来事情却失控,变得非常危险、令人恐惧(比如各种形式的暴力、恐吓、跟踪等等)。 如果有,你是从什么细节,什么事情里发现ta不对劲的? 后来你是如何逃脱的? “我妈妈当年室友的男朋友就是这种危险人物,因为室友总是带男朋友回来过夜。我妈有点不愿意。那个男人对我妈心怀恨意。他将尿尿在我妈的暖水瓶里。最可怕的是我妈很长一段时间总觉得自己床附近有臭味。找了很久都找不到踪影。直到有一次掀开床板,发现是一只死老鼠。” “本科时候图书馆偶然认识一个同学,没见过几次。在我毕业后长达七年的时间内,在网上用黑客技术追踪我的消息,暗处关注我的一切,知道我的住址,因爱生恨发大作文给我,恨极了,恨不得把我sha了。可我甚至都不怎么知道这个人。后来我换了一切账号,非常注意保护隐私。” “之前在国外读书一个交往的对象,控制欲很强,不准我坐异性的车。后来同一节课的男生住的离我很近,问我要不要搭车,我也不好意思说ex不准。搭车回家以后我一开门,ex立刻说“你不是坐公交回来的”。原来他会看我的下课和对应的公交到站时间来算我回家的时间。后来分手果然也很难看,还闹自s威胁我” “我前男友,我在婚期之前对他失望了向他提出退婚。当时他开着车,突然暴怒说我在耍他说我把他当条狗,然后开始疯狂扇自己耳光使劲捶方向盘接着拽着我的衣领说他想打我,整个过程车还在行驶中。我当时仿佛看见了魔鬼。我的妈妈竟然并不认为这样的行为有问题。这难道不是有暴力倾向吗?” “前男友平时对我百依百顺,甚至包饺子送到学校给我吃,但是他控制欲很强,不许我有异性朋友,同性朋友找我,他也要跟着。因为实在受不了这样的控制狂,我数次提出分手,每次他都会在地上撒泼打滚,跳楼,撞车,说拿刀子砍我威胁,“要死就一起死”,他的口头禅。” “前男友,交往三年,根本看不出来!真人是那种纤细干净的日系男生,喜欢小动物,但是!每次吵架以死相逼,最开始是死缠烂打抓手腕,到后面有过开煤气、拿菜刀、要在我家跳楼、到最后我开车行驶过程中把我方向盘砸了紧急停车。最后因为20年发生了疫情,他被封控办法出门,才成功分手!感谢老天帮忙!” 在亲密关系凶案的背后,我们也必须意识到,社会对两性的文化脚本中对两性道德要求的双标。 很多人称之为“只是嫉妒上头一时冲动”,也将它归为别人无法介入的偶然,掩盖了操纵其实是本可以被介入的和识别的事实。 事实上,是社会文化教育和纵容出了“因爱痴狂”实则是操控者的谋杀犯。 而要帮助下一个受害者多一丝生机,就要我们每个人一起讨论和直视问题,踩下刹车。 /Staff/ 主播 | @在也门钓鲑鱼 @尉迟燕窝 后期 | 尉迟燕窝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燕外之意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