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欢迎联系或提出播客建议:
个人微信公众订阅号:xiaofo_freya
新浪微博:@笑佛Freya
前段时间,古尔浪洼老师写了一篇《30岁之后我们应该怎样交朋友》深深打动了我。在这之前我一直都想写一篇,《不是孤独选择了我们,而是我们选择了孤独》,但是因为标题太文绉绉就一直放在那没写。
其实孤独一直都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我们少年时代克服孤独的办法是交友、读书、自我充实。
但年纪越大,人越理性,你会逐渐找到与孤独相处的方式。
自省,反而是自我成长最快的一个跳板。
而自我思考则真的需要离开喧嚣一段时间。
人成年之后,交往模式会发生改变。
尤其是三十之后,往来的朋友里不掺杂利益的会很少,认识陌生人不带目的性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
这不是人变得势力了,而是在你成长的过程里,工作会不可避免的渗入生活。
那些客户交流,资源对接,甚至是私下聚会,都免不了带有一定工作和社交的因素。
我时常号召年轻人应该多保留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打球喝茶、游泳健身、爬山越野,这些从兴趣角度出发的事,有时候可能会成为你结交陌生人的一个渠道。
当然,每个人成长的状态各不相同,但是大部分的路径都会有相似之处。我们都会经过不适应、拒绝、到游刃有余、沉迷其中却又容易自我厌恶,最后走到回归。
曾经有一位男生和我聊天提起他最近的苦闷。
他说他一直觉得很孤独,但是他身边明明有很多的朋友聚集,可他就觉得找不到可以倾诉,觉得三观一致,最好是能给予他指导的人。
我很能理解。因为有一段时间我做市场工作,有约不完的酒局饭局,见不完的张总李总,说不完的笑话和黄段子,看起来好像有聊不完的天,可每次一上车我就立刻安静下来,不想说一句话。
我不觉得那个酒局里敬酒说话的是我自己,但是我也不能否认,那是在适应这个社会法则的我。
那热闹背后暴露出来的空虚和寂寞,曾让我一度走偏。
比如,我曾经内心非常浮躁和急切,完全无法耐心去聆听。
我甚至有一段时间特别急躁,看似有效率,雷厉风行,但其实更多的是自大和无法消解的戾气。
那个阶段,我觉得我没有办法和蠢人聊天。
我在QQ和MSN里一直都在讲效率,我讨厌闲聊,认为那很无趣。
我见了一拨又一拨的供应商,自以为是气场全开的问,我只有五分钟的时间听你汇报,去掉那些花哨的东西,直接说说你的想法吧!
那段时间我活得剑拔弩张,人生火急火燎却非常不快乐。
我用繁忙的任务让自己误以为很充实。
我接打电话都呈现了绝对的强势,放下电话又觉得无比疲惫。
我的人生在那段时间过的很不如意,职场没有见到得意,只是觉得压力巨大,情场频频失意,因为我的耐心越来越差。
我就好像是一颗随时要引爆的定时炸弹,现在想想,那种带着攻击性的气场真的足以赶走所有人。
我的情绪管理在那段时间几乎降为负值。
我忙到没时间和朋友去联络,和亲人之间的沟通也都只是匆匆聊几句就挂了。
印象里最深刻的一次是老家的表弟在QQ上一直请教我,农村占地赔偿的问题,我百度了相关的法规给他看,但他还要一直追问比如占了果树多少钱?占了大棚多少钱?占了猪圈多少钱。
那种让人烦不胜烦的追问,让我在那个刹那崩溃。
我几乎都是带着满满恶意地回复说,你只看到了我在大城市好像春风得意,但你根本不知道我每天加班到多晚,累成一个什么狗样!
关于占地的这种问题,你不懂,我也一样不懂,这不是我比你多读了几年书我就什么都知道的!
我现在还在赶一个明天要汇报的PPT,我能帮你的也只有这些了,你们自己的事儿,麻烦你们自己用点心好么!
我至今都记得,表弟在那边停了十多分钟,才缓缓打了一句:大哥,那我自己再看看,给你添麻烦了。
我的表弟,我们俩从四岁就一起玩到成年,高中之前的每一年寒暑假都腻歪在一起。我们一起偷鸡蛋,下河摸鱼,他见证我考上大学,我看着他结婚成家。
这么多年一起玩过来的小伙伴,却因为我自己的崩溃,弦就断在这儿了。
我们,最终长成了他们不认识的人。
如果说随着你的成长,你的交往模式可能会伤害一批人,失去一批人的话,那么还有一种朋友是自然流失和淘汰的结果。
就好像那些高中群、初中群、甚至大学群里的昔日朋友。
前段时间我们大学群里几个做了妈妈的女生聊起关于二胎这件事,其中一个刚好提起我,说怎么没见我晒过娃,我说,我们俩都有各自的计划,我这边今年最大的目标是先把研究生读完。
然后几个女生都瞬间变成了你最讨厌的七大姑八大姨,纷纷现身说法告诉你,再不要就晚啦!你看我家都生了两个啦!我还打算要三胎巴拉巴拉~~
以当年和我关系最好的那个女生说的最为起劲儿。可当年她不是最讨厌那种七大姑八大姨逼人找对象催人结婚的人么?
我不得不再次明确说,我觉得过日子是看个人,这本来就是自己的事儿,自己过的舒服与否只有自己知道,对吧!我有我的计划,也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结果那女生依旧不依不饶,甚至都搬出了,到老了你一定会后悔,我也这是关心你啊等诸多神一样的理论。
我就差点冲口而出说,快加入广场舞团队去吧!不是所有人都一定和你活成一样,才是人生!
最后还是忍了。
成长,本来就是一个逐渐失去的过程。
我们会因为自己的交往方式,失去一批朋友。
会因为彼此三观不一致,追求的不一致而再失去一批。
那些后来补齐进来的,也许是我们的客户、合作伙伴、导师、却未必能成为朋友。
不是我们变得不相信谁了,也许是因为我们越来越相信自己了。
年纪越大,你对他人依赖的需求会逐渐减少。
你会变得自信,变得有主见,变得有自己的判断。
你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可能会去依赖谁,希望被人影响。
你也会逐渐明白,做朋友这件事,有时候随缘一点,或许会更开心一些。
据说,当你开始怀念从前的时候,你就老了。
我并不喜欢怀旧,尤其是怀念过去自己年轻时候认识的那些人,觉得错失了可惜。
并不喜欢怀念那个容易相信他人的自己,觉得那样不为利益,千里迢迢去见一个网友的时光不再来。
如今的我更喜欢接纳。
每个年龄段都会有各自的成长状态,浮躁也好,急功近利也罢,这都是生命里的一段历程,有的人看开了,也就出来了,有的人看不开,也许一辈子就沉浸在此不能自拔。
交友,终其理由还是吸引。
若彼此没有吸引力和智慧,空嚼过去那点儿回忆,也是挺没意思的一件事。
保持对未知的好奇,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随时不忘提醒自己尝试。
这样的人,不会缺少朋友。
失去的,都有各自的道理。
得到的,一定是格外的恩赐。
不恋青春,不执韶光,乐享孤独,方能静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