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一)
台风“灿鸿”到魔都(上海)门口打量了一下,据说没有登陆密码,也没有签证,不符合外来人口引进政策,灰溜溜走了。气象部门昨天一早就急忙忙解除了警报。每次叫得大惊失色的也是他们,或许是因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或许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万一出了事情,他们没有责任——话说这样的台风真好,让大家热热闹闹忙了一通,既有功劳,又无危险。微信群和朋友圈里各种段子盛行,感觉不是台风来了,是借台风来的一场“嘉年华”。
台风走了,高温天在向我们招手。今天出梅的同时入伏了。“热在三伏”,接下来的日子,是全年最热的时节。
今天念一首热的诗词。然后说说什么是“三伏”,“三伏”里面怎么样防暑和养生。杨万里《夏夜追凉》描述的是晚上找凉的感受:中午炎热也就算了,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二)
接下来说说什么是“三伏天”,“三伏天”又是如何计算的。每年夏季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我国特有的“三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智慧、伟大的中国古人,早在数千年前,就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根据自然的温度,根据雨雪的变化,根据动物的活动,根据植物的变化,把前后绵延不断的时间划分为“年”,划分为“季”,划分为“月”,划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等“二十四节气”。这种划分,是对自然界的认识,是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表明了从混沌的状态走向了科学。
古人经过总结归纳,并确定下来,夏至节气之后,从第三个“庚”字日起便是入伏,这是“初伏”,初伏十天。第四个“庚”字日开始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也是十天。初伏和末伏之间为中伏,中伏长度不固定(后面解释)。所以每年三伏的长度也不固定,或者30天,或者40天。
(今天庚寅日)
那什么是“庚”字日?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10个数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12个数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为一个循环,故称60花甲子。年是这样循环,日也是这样循环。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
今天,2015年7月13日,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字日,“庚寅日”,标志了入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为什么中伏天数不固定呢?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2015年入伏是7月13日,末伏最后一天是8月21日,共40天。今年的三伏是:
初伏:7.13-7.22,10天;
中伏:7.23-8.11,20天;
末伏:8.12-8.21,10天。
(三)
中国各地,地域不同,流行着在入伏当天吃点什么的不同说法。华北地区就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民间谚语。这种说法的产生,可能是在历史上的农耕时代,物质匮乏,缺少精米细面,伏期正值新麦收获不久,找个理由解解嘴馋。当然,当季的时令食品最对人有益,也已经得到了公认。
数伏养生,重在护阳。起居宜晚睡早起,中午如果有一个短暂的睡眠也很好。夜晚睡觉空调温度不能太低。锻炼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
三伏天最要预防中暑:
1、尽量避免受到阳光的直接曝晒。出门尽量打伞或者是戴遮阳帽。
2、及时补充水分。可以多喝水,多吃水果。喝一些酸梅汤、银耳汤、苦瓜汤之类的饮品。
3、如果不得不长时间在太阳底下工作,就需要带一些藿香正气水在身上了,感觉不舒服就可以喝一瓶。
三伏天适合吃的东西有:
1、西瓜:我国民间早有一句谚语:“热天吃西瓜,不用把药抓。”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常吃西瓜能清火解热。
2、薏米: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时节时高温,时阴雨,很多人都会“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3、黄瓜:夏季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
4、鲤鱼:夏季气候温热潮湿,适当喝些鲤鱼汤,有助于祛湿开胃、利水消肿。而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极易被消化吸收。
曲:葫芦丝 小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