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女民警建了个微信群,取名:麻辣警花。群成员中一家属说看到你们的群名想起一道菜。我说:麻婆豆腐,他说:麻辣腰花。于是我们都商量着改群名。正好看到一个叫张小圈同事加入,我说不如群名就改为:圈。 并解释说:说大了无限延伸,说小了亲密无间。讨论了许久,也没改成,至今还是原名。但是一个圈子的大小与话题目,让我想起了那句成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无论什么样的圈子,都是有一定共性的人才会在一起。而且,无论群里讨论什么话题,大家都不会退出,这就是共性。聊着聊着退出了,要么不会玩,要么不适合这个圈子。所以,每个微信群都有自己的性格。
除了单位的女民警群,还有大学同学群——这个是打死也不会退的群集体。大学因为专业,从事相似的职业,共同话题较多。所以,人聚在一起不会轻易退出。再就是中学群,中学群就有些五花八门了:从事不同的职业,经历不同的经历,有着不同的学历,做着各阶层的工作。虽说同学在一起约定,不提职务与工作,但是相对提的较多的还是这些。不象大学群相对来说单纯些。有的人觉得少言无语,时间长了就沉了,有的人喜欢这个集体,但觉得个别活跃的同学所讲的话题与自己格格不入,也退出了。经过筛选,留下的就是志同道合,有感情或者有共同话题的人了。那么这个群的性格就这样建立了,稳定了。
还有就是平时交往的圈子也是这样,有户外协会,汽车协会,体育运动等各类协会;有同学圈——这个同学圈就不限于是不是一个班级的了,也不限于某一行业。各行各业,同级不同班,同校不同级,只要能玩得上来的,都会定期组织聚集在一起,说说笑笑,聊天交往。这种圈子大多是以职业融合性较强,相互之间有个补充:有关系的补充,也有专业的补充,有兴趣的玩伴,也有工作的伙伴。只要需要,就会成立一个相对固定的圈子。
各种圈子建起来之后,无论是网上的还是网下的,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在一起。想呆在一起的,还有不想呆在一起的。于是,每个圈里都有那么几个不太和谐的音符,而这几个音符往往是负能量多一些。这些东西的显露,很少被人认同却又很少人反对,相反有时却有很多人附和,自认为是生活情趣。如果是简单的情趣问题,那也就罢了。长此以往,便会觉得正气被消耗。在一个大学同学群里,如果群里不以职业交流,提升为目的,充斥着今天喝酒,明天游玩;今天我到你这里你安排,明天我到你那里你安排;你在我这里喝了少了,不够意气,我在你那里喝多了,那才是真感情。如果有一个人说这样不行啊,不务正业啊。马上会有人说:大家都一样,装什么装?我就这样被同学说过。当时,我只是对职业中对过于保护嫌疑人权利产生对办案不利的时候说了一句:总要适应。一个同学马上说我觉得你就装,我没回应。虽然这个同学被其他同学批评对我说话的态度,我也表示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不求同解,但求讨论。当时,却有许多同学和我私聊,谈了对我观点的支持。可是在圈子里,却没有人说话,只是批评那名同学对我的态度。这种能量,见得太多了,坚定立场,只求自己不在负能量中被拉下。所以,我很少去看去听去转发负能量的东西。那种同情,愤怒,骂人,看似正义的人,其实正在消耗着自己本身的正能量。所以,在我的朋友圈里,较少加这样的人为好友。
有一个小学同学的朋友圈每天转发很多负能量的东西:对社会的不满,对谣言的激愤,对身边小事的恶毒评价。从他转发的东西能看出他的生活状态很不如意。于是私下里聊,希望看到儿时那个阳光爱笑的男孩子,不希望看到他现在阴郁的模样。并劝他对负能量不看不听不转,因为内心有才会共鸣,如果内心没有,才不会去“寻找”那样的东西。况且,许多同情与愤怒往往与不明真相结合在一起。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少年时他瘦瘦高高的样子,动作轻盈,满脸笑容的叫我的小名。他是我儿时的玩伴,爷爷朋友的儿子,那时就象大哥哥一样的带着我玩。若干年后,再次见面,却满脸阴郁,儿时那个阳光的男孩子哪去了?
有时候就想,不是自己做得多好,而是努力保持自己处在正能量的状态,远离那些让自己不舒服的东西,那样自己的身心才会愉悦,人生才不会灰暗。 马丁.路德说: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每一个圈子里,都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引领者,敢对不好的东西说不,对好的东西勇敢的认可并积极推动。这样才是正常圈子状态的持续力量。
曲:致爱丽丝
图片为大学同学广西聚会,我没去,看孩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