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能让你多看到一个世界——细草穿沙

文学,能让你多看到一个世界——细草穿沙

2016-08-02    10'30''

主播: 西园南山

465 7

介绍:
从摄影聊起: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上面这首词是苏轼的《江城子》,昨天发了张图,几个朋友问,后期思路是什么,苏轼的情怀,就是后期思路。 因为”夜来幽梦“,所以照片是昏暗氛围的色调,构图忽略了眼睛,是因为”正梳妆“,是描述句,是动的,所以焦点在手上。此时,脸部反而只是陪衬。当然,拍摄时不会考虑这么理性,看到这样场景,脑子里就是那句”小轩窗,正梳妆“。 因为我是苏粉,这样的情怀是从小刻在骨子里的感受,也不需要那么理性。 美,从来都是永恒的,是不具备时代感的。”小轩窗,正梳妆“,过了近一千年,现在读起来,你不会觉得过时,也不会觉得因为历史久远,觉得美淡化了。反而越发觉得有味道,这就是历久弥香。 ◎图文作者:郑波 (@细草穿沙) 文学,最大的用处是美感的养成 在这个时代谈文学,是有点尴尬。十年前,许多人还写博客,五年前,许多人还写微博,现在,就剩下朋友圈发发随手拍了。科技在进步,但手和脑都在退步,像我这样,就已经提笔忘字的人,或许大有人在。 从”时代观“来看,的确,文学是最没有用的。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我们也可以不从时代观来看,毕竟我们聊的是感性的东西,是美,美是永恒的,你现在看很多古建筑,远远比现代建筑要漂亮,要讲究。 不会因为”过时“了,就不美了。 杭州西湖,如果褪去千百年文学的点缀,它就是一个湖山公园,和国内很多城市的湖山公园没有不同。但西湖之所以是西湖,是文学的加成。从功利的角度谈文学,最起码让你多看到一个世界。 如果你多读点文学,除了眼睛看到的世界,还有一个眼睛看不到的内心世界,是虚幻的,但又可以影响你眼睛看到的世界。 要知道人们看到东西,不是眼睛决定的,而是脑子决定的。 前次杭州出差,遇西湖小雨,富士微单随手拍,效果并不理想,但我觉得西湖就是朦朦胧胧的美,不该是明艳的。 文学是如何影响摄影的 我认识杭州西湖的美,就是从张岱那篇《湖心亭看雪》开始,其中有一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哪里是文学,就是一幅画,读到这里,西湖的样子就有了。 我印象里,这就是西湖的样子。这多年来,一直渴望拍断桥残雪,却怎么也没遇到过。 但因为没遇到,就越发美好。 当然,为了不让人骂我故弄玄虚,我还是”功利教条“的解释一下上面描写西湖的文字,是如何带入摄影的。 首先,上下一白,是说大雪天的时候,西湖的天和湖面,湖山都是白色的,这个时候拍出来特别干净,有意境。 然后,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下次有机会,各位雪天到西湖这样拍摄构图试试,一定是点线面,俱全的山水画。最后,舟中人两三粒,可以提醒你,拍那种极简画面时候,舟和人都小点,可能显得点缀感更强。 不止是西湖,这是一部中国山水画摄影的指导思想。实际拍摄时,完全不用照搬,只是给自己的想法,注入的一丝灵感。 实际上,我这样解释是很荒唐的。张岱先生如果看到我这样解释他的美文,大概要气得吐血,从地下爬起来掐死我。 山水画的意境和文学的美妙,是不能教条的逐字逐条的解释。一解释,就成了教条主义拆解。文学和美术,都在传达的是感受,这感受是为了熏陶美的敏锐度,提升人对自然界的感知能力,而不是教条的照搬。你真的去拍摄时,必须忘记这些东西。文学的手法,是摄影和绘画不能企及的。 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再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些反而停留在文字里更美好。画面的意境感来自蜻蜓点水,似有似无的美好。 多了,剥夺了观众的想象力。少了,没有引发想象力的元素。 时代性的陷阱 一直觉得,具有时代感太强烈的东西,大都不会长久。真正的美好,从来都是永恒的。 从人类存在开始,一直到现在,无论多少代人,不同的文化信仰的人群,抬头仰望星空,都会觉得很美好。 我读初中时,就有同学说我复古。现在看,美好的东西不存在时代感,无所谓古和今。 我不仅仅喜欢中国的美好,对西方文化的美好,也十分向往。聊中国文化多,是因为从小接触的多。日后去国外多了,也会聊聊西方文化的那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