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针灸界
面对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针灸人决不能只吃祖宗饭,《针灸界》愿和您一起共同发起新针灸运动,推动针灸在针具、技术、理论等方面的不断创新,以更好地造福人类。
平衡针灸是王文远教授在继承传统中医心神调控学说,吸收现代西医神经调控学说的基础上,通过针刺中枢神经分布在周围神经上的特定靶穴来调节、修复大脑基因程序,使失调、紊乱、破坏的中枢管理程序系统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间接地激发病人应激能力的治疗方法。
平衡针灸的作用机理
平衡针灸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给予患者一种适当的良性刺激信号。这种刺激信号既不针对病原体,也不直接针刺病变部位的组织器官,而是把医生的指令性信息通过针刺神经直接传递给信息高速公路,以最快速度、最佳路线传递给高级中枢系统。这种来自人为的超强刺激信号,迅速传递于大脑中枢调控系统,大脑中枢调控中心积极接受了医生给予的指令性信息,迅速对高级中枢指挥系统进行应激性调整,调动体内贮存的中枢递质,再通过神经指挥系统对失调与病变部位的子系统进行对症性调控,释放大量的能量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镇痛效应,增强机体消炎和代谢作用等,对原来失调的病理状态和物质代谢紊乱过程,进行间接干预,通过自我修复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的形成,是利用针灸外因刺激手段激发调动患者机体的平衡调控系统的功能来实现的。
平衡针灸的特点
平衡针灸的理论核心就是突出人体自身平衡。这种自身平衡系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的自我调控功能,这种平衡机制就是大脑高级调控中枢。平衡针灸就是调整、完善、修复这个系统,来激发、调动机体内的物质能量,促进机体内病理状态下的良性转归。这种平衡系统还具有被动加强的特性,能够接受外界给于的合理良性刺激。因此,人体出现的生理失调及病理改变,均为人体内平衡调控系统失衡的反应。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去直接治疗病人的疾病,而是把针刺作为一种人为的外因刺激手段,通过患者自身调整达到回复机体的平衡,间接地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自己的疾病。
平衡针灸充分利用了人体的信息系统。人体信息系统,传统医学称为经络系统,现代医学称为神经系统,其共同点都以信息传递为主。平衡针灸就是通过直接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将针刺神经的信息通过人体信息高速公路,反馈到大脑高级中枢,通过神经信息高速公路来完成对机体各系统的调控支配作用。
临床常用平衡穴位
平衡针灸临床常用平衡穴位共38个,其中头颈部平衡穴位9个,上肢平衡穴位11个,胸腹部平衡穴位3个,脊背部平衡穴位3个,下肢部平衡穴位12个。
平衡针灸取穴原则
平衡针灸主要采用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对应取穴为基本原则。临床中也配合男左女右取穴、左右交叉取穴、双侧同时取穴等取穴原则。
平衡针灸创新点在于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靶轴调控下达到病变靶位新的平衡。
关于王文远 ,平衡针灸创始人,****总医院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主任医师,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医促会理事,中国老年学学会平衡针灸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钓鱼台养生保健中心特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