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经的奏折

不正经的奏折

2021-08-17    18'37''

主播: 樊叶0056

4340 38

介绍:
过去啊,大臣和皇上汇报工作,不像现在这么简单,说你进办公室跟领导啊,好好聊聊,过去不是,过去呢,大臣跟皇上汇报工作要写成奏折,递上,皇上看了之后呢,在上边,御批,就批回复,再交到大臣手里,奏折这个叫法呢,是从清朝开始怎么叫,在这个两汉时期呀,管这个叫章、奏、表、议,都指着奏折,唐宋时期呢,叫疏、启、壮、劄都一回事,都是用于大臣和皇上之间的沟通,因为臣子众多,所以皇上呢,每天要用大把时间来回复奏折。 你拿着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之一雍正来说吧,他执政十三年时间。那在奏折上写下的批语有一千多万字,那他每天呢,也就睡大概四个小时,所以说真正的勤政的皇帝,那是个挺辛苦个活,按说皇上这么辛苦,批奏折流程这么复杂,必须得说点重要的事,才值当,你像军政要事啊、民情、灾情啊等等,可是真相呢,往往令你想不到,事实上在众多的奏折当中啊,有相当一部分是垃圾奏折,有些大臣呢,经手的大事没有多少,不上奏呢,又显得不够勤政,所以就索性写一些呀,不咸、不淡的奏折来凑数。 你比如有一个大臣,就曾经上奏说,说台湾有个妇人呐,就就就有个女的,拾金不昧,你说这么屁大点事,有什么可上报的?所以皇帝看了这样的奏折呢,有时候就会用一些非正规的语言,回复,问题是他心里来气啊,所以这样一来呢,奏折就显得不够正经,所以咱们大家想象当中说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奏折,那一定得是,很正式、很严肃,其实不是,有的时候反而显得挺荒诞。 今天咱就给大伙儿说说,这些不正经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