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社涛,网名灞河水,蓝田玉山人,1980年生人。爱好广泛,喜交朋友,工作之余喜好文字,《西北作家》首批签约作家。个人理念:用文字记录生活,借影像收藏岁月,以一颗赤诚之心交天下朋友。作品曾发表于《蓝田文学》《西北作家》《在蓝田》《大秦文摘》《西部文学》等网络、公众平台。
提起许庙,在蓝田及周边渭南、商洛邻近的地区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许庙会更是辐射方圆几十公里,绝对是蓝田境内数一数二的大会,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老家蓝田的东川地区,人们把赶集称作“上会”也叫“逛会”,许庙也因会的缘故而声名鹊起,更成为了周边地区地理位置的代称。邻近的九间房镇、厚镇及撤并给普化镇前的马楼乡东部地区的人们都习惯称自己为许庙人。但凡以上区域在西安或者周边县市甚至外省工作的人们,被问及老家时,脱口而出的就是蓝田许庙。而许庙作为玉山镇的行政中心,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其知名度已经超出了“玉山”这个自北周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一千余年的名字,这不得不说是许庙会的功劳。
每逢农历四、七、十日便是许庙会,老家人称“遇会”。在乡下,会对于老百姓而言既是物资交易的重要途径,又起着娱乐休闲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更不可或缺的。
每到遇会,一大早,街道两旁的商铺主人就早早把简易货摊摆在了各自门前。之所以说是简易货摊,其实就是由两条长凳加一张床板组合而成的。没有“设备”的铺子干脆就在门口临街的位置铺上一张塑料纸或者彩条布即可摆货开张。当然,这类摊子一般都是卖鞋袜、小商品和针头线脑的居多。如果是卖服装,一般都不会摆在外面,但门口临街的位置也一定不会闲置,要么用类似于晾衣服的架子挂上一些光鲜亮丽的样品供顾客挑选,要么就把门口的黄金地段留给他人使用,但绝不是免费的。还有一些既没有门面,也不摆摊的街面人专门做租赁“设备”的生意,他们遇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给一些不在街道居住的远路撵会的摊主提前摆好货摊,以便他们到会后尽可能早点铺货开张,不至于让准备工作耽误太多时间而影响收入。
乡下的会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各种商品都按区域进行划分设市,不同的区域所经营的商品类别也会不一样,正所谓物以类聚,货比三家。这样既容易让人按区域对商品类别对号入座,又节省了逛会人购买时为了择优挑选而来回奔波的麻烦,许庙会自然也不例外。
印象中,许庙会最早的核心区域就在今天的供销社附近,最负盛名的就是供销社旁丁字路口的老食堂了,据说老食堂是当年许庙街乃至东川地区唯一的国营食堂。提起老食堂,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葱花饼,这绝对算是老食堂所有吃食里的第一招牌了。时过境迁,老食堂早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