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类的生计得以解决后,娱乐需求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娱乐的方式和娱乐的对象也开始产生了不一样的需求。今天我们就从综艺节目的追捧来剖析一下大众的娱乐心理。
首先我们要问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喜欢追星?从心理学上来说,追星是源于自我未能满足的愿望的一种投射。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然而每个人又都是在不断的追求完美的。当我们无法是自己变得完美,成为我们心目中的那个完美形象的时候,我们就会把这个愿望投射到外面,投射给一个能够实现我们美好愿望的明星身上。所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每个明星的身上其实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
明确了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追星。接下来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想方设法变成明星?原因很简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就能很好的替我们解析这个问题的原因;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人存在五个不同层次的需求,它们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于爱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成为明星首先能够得到大家的关注、实现巨大的经济收益、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所有这么多选秀节目爆红就是偶然之中的必然。这也是前几年娱乐节目最火爆的形式几乎都是选秀了,这个需求被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一炮点红到今年的《中国好声音》一直持续不断。
当然随着各大选秀节目的层出不穷,人们对选秀节目的关注度也开始降低,依靠选秀成名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了,在一次次的选秀无望之后群众的目光又被聚焦在了明星们的身上。但是这个时候人们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于远远的看着明星了,昔日高居神探的明星身上散发出来的高冷气质也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更加强烈的了解欲望了。
既然自己不能变成明星,而明星也不能走到自己的生活中,那如何才能弥补自己与明星之间这巨大的鸿沟呢?湖南卫视的节目制作组不能不说是国内最优秀的团队,他们发现了人们心中这个巨大的鸿沟落差,于是“主动”把明星拉近普通群众。一档《爸爸去哪儿》让人们可以近距离的看着昔日在荧幕中的明星们带着自己的宝贝,过着平凡人的生活。看到这些明星们也有“正常人”的一面,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所以我们会发现这个时期各种明星真人秀的节目收视率都很高,此类节目还有《花儿与少年》、《花样爷爷》等等。
再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大家对明星的日常生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了以后,大家的欲望更加的“得寸进尺”,既然明星也有“普通人”一样的生活,那么明星是否也会有“普通人”一样出丑、尴尬的一面呢?当然这个需求被浙江卫视的节目制作组很好的发掘和把握到了,14年年底的一档《奔跑吧兄弟》直接将这个大众对明星彻底戏弄的需求引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奔跑吧兄弟》是一场有几位明星组成的对抗、闯关游戏。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各种想办法让明星“出丑”、“丢人”的节目。节目中往日各种:高、帅、富、白、美的明星们被整的各种丑样,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对明星丑态窥视的心理。除了大陆的《奔跑吧兄弟》以外在台湾最受欢迎的《康熙来了》也是采用各种“无下限”的“损招”来“损”明星的节目。而且有一个规律就是,这些“被损”的明星非但不生气,而且越“损”越开心,节目的收视率也越“损”越高。
这是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谁能准确的把我大众心理谁就能创造娱乐新风尚。当然从综艺娱乐上也能看出大众心理的不同需求层面。
以上所有看法都是我的个人见解,没有任何诋毁、攻击任何人、任何节目的意向,欢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