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辑宁楼
作者:高自珍
这是一个初春的夜晚,我走过辑宁楼下,看耶律阿保机、赵匡胤、李元昊、阿骨打、忽必烈,并排站在楼上,凝神屏气,庄严肃穆地凝视着远方。透过他们的目光,我看到辑宁楼上空,烟云变幻莫测。
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一伙周人,长发贴面,破衣粘身,沿莲河而下,跋涉到庙嘴坪前。一个头领模样的人,不经意间,抬起头来,看到面前一座矗立的孤山:东西两面,河流依山而过,北面腰岘,南临绝壁,壁下则一马平川,前方开阔。他们欣喜地爬上这座小山,环顾这个被他们此后称为京的地方,连呼:天不绝人,天不绝姬。
几千年后,我还不时看见,有旌鸾叠嶂,从密林中开出,一队队士兵,手持长矛,威严的巡逻在京的周围。
九龙川,那九座坟墓,说明了什么?
2009年春天,一个叫梁赋生的农民画家,坐在我的车上,摇下侧面的玻璃,一路看进去,一路看回来。数月后,一幅数十米长的九龙川全景图,在我长长的楼道徐徐展开。我在上面看到了九座坟茔,和一群群披麻戴孝的人,烟火还在熊熊燃烧,他们却哭着又一次离去。朝着岐山方向。。。。。。
这里,从此成为义渠戎的天下。
2010年,马平新区开发,一伙盗墓人。在我姐家的院子,测出了一座古墓。当玉片、玉环躺在我掌心的时候,他们却将一具魁梧的周人尸骨,架起大火烽烧了。我不明白这其中的缘故和讲究。是消灭罪证?亦还是让这个千年前的子民上路、再次投生。。。。。。
今天,令临泾人自豪的三个美貌如花的女子哪里去了?宣太后温暖如春的胸怀和甜甜的笑脸,让一个八百年的王国就此沉沉睡去!
那又如何?大秦帝国,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土崩瓦解在顷刻间!扶苏至今,站在我们村庄,那方名字叫太子冢的土堆上,西望咸阳,泪水涟涟。
刘项的大火把天空烧得通红。焦味,蔓延了几个世纪。。。。。。
李广如何,卫青如何,魏征如何?盘克、观音窦氏家族的崛起,终抵挡不住历史滚滚的车轮。。。。。。
关陇士族的崛起,只是为后来者的铁蹄,筑起更坚硬的阶梯。陈桥兵变,不会是因为武氏的篡权,也不会因为杨妃能跳霓裳羽衣曲。赵宋王朝开辟了文人治国的先例,诗文崛起,文人做主人,度过了三百年神仙般的日子。
此后,中国,便走进了胡人的天下。。。。。。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就我性格中的多重因素,我也疑乎我身上流淌的血液:文人的细腻、平和,大漠的剽悍、狂野;对江南夜雨的某种捻熟,对草原铁骑的倾慕、向往!
米脂,一个士卒振臂一呼,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就完全走进了历史的烟雨。
是谁,无论谁,处心积虑,或运筹帷幄。其结局依然是:王侯将相成粪土,美人白骨作灰飞。
只有辑宁楼,依旧站立。
历史记载:辑宁楼位于宁县城中部,约建于五代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为州衙门楼。辑宁楼曾屡遭兵燹,辑宁楼高15米,楼基为东西长15米、南北宽5米、高7米的城堡式建筑,中间有一拱门,上有二层五间砖木结构大楼,雕梁画栋,气势壮观。1987年进行了全面维修。辑宁楼是宁县文化名城的象征。1993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