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是就业的感觉

原来这是就业的感觉

2019-10-25    22'08''

主播: 浅浅天堂

403 5

介绍:
嘿,这周你过得还好吗? 电视上见多了格子板间的工作室,洁净明亮的高楼窗户,忙碌有序的工作同事。现在,我真实地坐在这个环境中,总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等待最后审核面试的过程中,我百无聊赖地掏出随身携带的《洛丽塔》来读,不知是周围环境太过嘈杂,还是自己心绪烦躁,只匆匆翻了十几页,便重新合上。只有书纸摩擦间散发的原木清香,才能稍稍平静一下心情。 两天的集训学习,我不是表现最好的那个,但也已拼尽全力。所谓合格与否,不过是别人的一念之间,是与非都已不再那么重要,我只求自己能够成长。虽说是实习生,但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早已注定,在这里没有人会把你当做学生,甚至一个孩子来看待。规则是铁打的,人情是淡漠的,好在还可以通过努力多多赚钱。 周六早早起床,收拾,出门。先去公司附近办卡,发津贴补助需要用到。银行里帮忙办理的是一位超级温柔的姐姐,说话轻声细语,还问了我身份证上的蒙语是什么意思,心情美好。公司地处充满科技感的新兴工业区,路边满满是新时代人们追求的品质小店。初心,是为着古朴简约的风格走进去,感受到的却只有人与人之间利益连接下的散发着寒气的冷漠。咖啡书店,进门,不点餐,店员白眼,气氛尴尬,出门。原来这也只是金钱包装下的另一种形式,你不遵循,就不欢迎。我想要开一家店,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光临。你进门,我抬头说一句“你好”,然后任你自己穿梭在书架间,捡一本小书,寻一处喜欢的角落窝着。你看累了,就靠在椅背上闭眼入睡。我轻轻走过去,关了你头顶的台灯,拿一件毛毯披在你身上,然后走开。你醒了,直接离开就好,互不打扰,就是慈悲。 培训很密集,强度也很大。下午一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期间根本没有时间吃饭,因为要把规定的表格做好,加之电脑总是死机,我耐着性子一次又一次在崩溃边缘游走,好在最后还是完成了。期间实在扛不住饿意,就从包里掏出培训前在便利店买的黑巧克力,掰一块含在嘴里,等着它静静融化。那一晚,我吃了一整条黑巧克力。表面上光新亮丽的职场人大多都是这样,忙碌了一整天,没时间安心坐下来吃顿饭。有点时间,就随便点一个外卖,但只要客户一个电话,必须立马放下筷子,再次投入工作。好在楼下的便利店功能齐全,一眼就看出是专门为在这栋钢筋水泥的庞然大物里工作的人们准备的。一进门,空气里充斥着化学调味剂的诱人香味,塑封食品琳琅满目。关东煮,泡面,饭团,快餐,行走在这里的人们没有选择,只能在选择里选择。那天,我只挑了一条面包,一盒酸奶,还有一条黑巧克力,走了出去。 休息间隙,我从高楼的窗口往外看去,车流,行人都变得异常渺小。人们背上背着重重的电脑包,就像驮着一个龟壳,挣扎着往前爬。 晚上十点,我乘着返回学校的地铁,周围依旧是拥挤的职场同事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散发着浓浓的疲倦,眼神迟钝,表情麻木。我好害怕自己的眼里不再有好奇的光芒,只剩空洞。所以它只是工作,我还有生活。我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回到宿舍,已经熄灯,舍友们欢声笑语的声音进不到心里,也懒得加入,悄悄端了水盆出去洗漱,然后护肤,躺在床上记账,寥寥几句概括了一整天的工作,便再也抵抗不住睡意,沉沉睡去。 在不喜欢的事情面前,时间总是无比漫长。大人就是哪怕做着不喜欢的工作,也可以沉默着慢慢熬过,只有小孩子才需要被安慰。我以为自己足够当个大人了,只是在听到妈妈声音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想要寻求安慰。不由地想,这么多年,妈妈是怎样艰难熬过?那个女人啊,有着和我一样的倔强性情,永远学不会顺从,所以只好把自己打造成铠甲,为我遮风挡雨。 夜幕再一次降临到小小的格子间,我依旧守在电脑面前,稍微站起来伸个懒腰就算运动。工作间隙,还是塞着耳机,拿出书来读读,这是修行,也是生活。 或许老人们经常说的那句话是正确的,书读多了,就可以有选择。不能,和不愿,是两种概念。面试的结果不是很差,很幸运地通过,但我最后选择了放弃。坐在返程的公交上,我盯着窗外一闪而过的人和物,一身脏污的建筑工人,小吃车后面忙碌的煎饼阿姨,路边穿着短裙等公交的年轻女孩,以及路灯下一动不动的大树,我想这一切都是必然的。我是一个心太野的人,如果一份工作不能给我带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契合,我宁愿放弃。深深的呼吸,吐出的热气在玻璃上留下一片潮湿的水渍,模糊了窗外的风景,清明了内心的需求。 我想要的生活是平实的,自由的。也曾想过,几年之后离开校园,做着一份杂志社或电台节目的工作,风格最好是喜欢的艺术,旅行和音乐相关。生活充实,下了班就去健身房,有一间小小的属于自己的出租房。是的,我想要出租房,而非买一间房子,是因为我深深地了解,自己生来流浪,房子于我只能是新的负担,也知道自己迟早要离开,那个栖身之所,可以是一间暖暖的小出租屋,也可以是一张摇晃颠簸的火车票。就像她说过的:不要束缚,不要缠绕,不要占有。是最好的状态。房子最好在学校附近,空闲的时候,扎一个马尾,抱着电脑去蹭课。一直喜欢大学校园里洋溢着的生机感,那是一种对未来永远无畏的心态,不会老去。 以后的生活中,除了能带来薪水的工作,旅行的时间会占去一大半。我不追星,也没什么名牌心结。身边多是旧物,平常就穿一件白色棉绒衬衫,一条洗的发旧的牛仔裤,可以随时席地而坐。化妆品和护肤品也是需要的,但不一定必要。或许以后的某一天,也会素面朝天地出门,感受阳光下最真实的自己。这与现在坚持化妆的自己没什么区别,只是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而已。日常开销不会特别大,因为没什么朋友,也就少了很多聚会开销。最多就是每个月发了工资,抱着电脑,包里装几本喜欢的书,在弥漫着咖啡苦涩香气的咖啡馆窝一下午。也想过养一只猫或者狗,但只要认真思索,就必然果断放弃。那种一时兴起买一只宠物,平时上班把它们锁在家里,旅游时再寄养到宠物店的行为,在我看来是极不负责任的。领养了,就是一份责任,如果承担不起,那就别去伤害。 想要去的地方很多,大多是些不怎么出名的小镇或村庄。很久之前开始,出行开始刻意避开人气出众的风景名胜。人群太过嘈杂,就会大大损坏景物静默的美好。在那样的地方,思考和体验成了奢侈。对我而言,这才是旅行的意义所在。若有幸,寻得了一处喜欢的地方,可能会住个一年半载,与那里的人们一起洗衣,一起煮饭,一起劳作,一起唠嗑。这是生活的另一种形式,我愿意花时间去认真体验。至于工作,若不能兼得,就洒脱放弃。活下去的方式有很多,我是一个如泥土般的人,可以成为高档的瓷瓶,也可以只是泥土本身。泥土是没有标准模型的,它只是安静的成为自己可以成为的样子就已足够。 也曾想过,在厌倦了飘荡之后,回到故乡,开一间小小的店面,卖花和书籍或者衣服和咖啡。因为童年的记忆大半都与它相关,那个躲在美容室里看妈妈忙碌身影的小女孩,不会知道那样的场景会让日后的她那么怀念。开一间自己的店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店面不用很大,几十平足够,但里面要堆积满满的旧物,晚上坐在里面,与逝去的时光隔着空气对话。看尘土在灯光下静静飞舞,然后自己裹着毯子沉沉睡去。 最好还可以有一个小小的院子,种一些当季的花朵和蔬菜,每天为自己做饭,用自己的食材,时间可以被大把大把地拿来浪费。原本,它就应该被这样浪费。一直喜欢干净的百合,就是普通的洁白,却有着舒适的迷人香气。想要学着自己制作衣服,用大大的缝纫机,一脚一脚踩出每根毛线的弧度,密密麻麻的针脚落在身上,是手指触摸过的柔软。还想学些中国古典乐器,古筝,古琴,箫,笛,琵琶,竖琴。一直觉得,这是气韵深厚的人才可以做的事情,原木传出的声音,需要与之相契合的心灵才能被有效感知,从容演绎,人物合一。 生活给予的难题还在酝酿,只是慢慢学着为自己的心建造一个庇护所,就算外面狂风大作,我只要那一处小小的安宁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