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林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林语堂的翻译特点是通畅易懂,少用“行语”,中等文化的读者都能看懂,这也是他探索的结果。1936年他“做”《生活的艺术》,写到260页,他觉得用语深奥,论辩枯燥,会失去读者,于是推倒重来,换用一套话语,以风可吟、云可看、雨可听、雪可赏、月可弄、山可观、水可玩、石可鉴之类细腻动人的东方情调去观照竞争残酷、节奏飞快的西方现代生活,于是文风一变,空灵动人。他避用哲学概念,弃用政治口号,引俗入雅,降雅为俗,将雅俗融合,写出了无学究气、智慧而快乐的生活哲学。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就是这么一位大家熟知的翻译家和作家,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发明家。他的发明也都很硬核,由于爱打桥牌,他自己整出了台自动桥牌机。
又因为嫌刷牙时挤牙膏麻烦,又设计出了可以把牙膏注入刷柄,按个按钮,牙膏便能从牙刷头部挤出来的牙刷牙膏一体机。
林语堂的发明家梦想在孩童时期就埋下了种子。捣鼓草药,调合成包治百病的神奇药粉——好四散;知道虹吸管原理后,非要制造一台抽水机,让井水自动灌溉菜园子。
成年后,林语堂还是没有放弃这个梦想,甚至拼命写作赚发明本钱,就为了一台打字机。1931年,他在英国花光了所有的存款,试图造一台中文打字机,但失败了;14年后,他又在美国开始了第二次制造。
在旁人看来,林语堂是发明家,是作家,是翻译家,是语言学家……但在他自己看来,他只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
“有时我以为自己是一个到异地探险的孩子,而我探险的路程,是无穷期的。我四十生辰之日,曾作了一首自寿诗,长约四百字,结尾语有云:‘一点童心犹未灭,半丝白鬓尚且无。’我仍是一个孩子,睁圆眼睛,注视这极奇异的世界。”